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孙庆军:绥芬河装潢成老板
http://suihua.dbw.cn   2008-08-12 09:52:53

  “孩子还年轻,得让他们学门手艺出去闯一闯,挣钱不说,就是找媳妇也好找……”今年春节期间,回明水过年的个体老板孙庆军可成了大忙人,从他回家过年的消息刚一传开,就有想要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请他“现身说法”,做“保守派”父母的工作。

  说起几年前孙庆军过的日子,村里没有人不说“闹套”的,一家4口人挤在只有两间既做卧室又做灶房还兼做库房的破草房,夏季漏雨、冬季透风,平日吃的米面油都得花钱买,就连吃水也得去邻居家挑,本想着靠好好侍弄庄稼就能改变“闹套”的日子,可“缺牛少犁”种的庄稼往往赶不上农时,加上连年遇灾,日子依然过得很不景气。2000年,凭着农闲时学的木工和油漆工手艺,孙庆军带了200元去了绥芬河,和几名木工出身的同乡租了个铺面,试着搞起了装潢生意。

  “当时只想着本钱小,好起步。没地方吃、没地方住,我们租了间锅炉房,白天当厨房、餐厅,晚上当宿舍,每天都要忙活10多个小时。由于不懂经营,第一年年末交完房租,只剩下几千元,但总算在城里站住了脚,也结识了不少客户。”回忆刚进城的生活,孙庆军不无感慨地说。

  2005年,孙庆军和同伴“凑份子”组建了一个装修队。尽管搞装潢也有好几年了,可随着业主对装修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他们急需一名设计师,由于请专门的设计人员开销太大,他们就请来有经验的老师傅出谋划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孙庆军一有空闲就学习装修、预算等方面的知识,还经常通过上网、翻阅书报杂志等了解装修市场行情和流行趋势。

  “2006年6月份,一家酒店请我们装修大堂,当时只是搞家庭装修比较在行一些,这么大的活没干过,不过在施工的一个多月内,我们一直在质量和装修细节上下功夫,慢工出细活,装修后的效果对方特别满意,并承诺以后有活就找我。”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每当说起这件事时,孙庆军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当初被大伙同情救济的孙庆军一家,如今已把家搬到了绥芬河,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他的装修生意也越做越红火,每年能赚10多万元。与几年前的日子相比,做了老板的孙庆军已成为乡邻们羡慕的“城里亲戚”。

  党的政策好,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伙都富了,才算是真富。孙庆军去绥芬河不久,到绥芬河打工的乡亲们找他,找不到活的就跟着他干。“2008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多带几名乡亲到城里打工挣钱,这样很多乡亲就不用到处找工作了。”孙庆军由衷地说。

 
作者: 孙志国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