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之二
生态屯,庆安县新农村建设的基点,从生态屯建设起步,庆安新农村建设连片发展,绘就出丰富多彩的乡村。
步入久胜镇久扬村田家围子屯,仿佛走进了一幅七彩的水墨丹青画中。白色的主街路随地势起伏向前伸展,像一条条白丝巾飘飞;红砖铺的硬质边沟笔直,每家门前修了一座小石桥;翠绿的榆树墙剪得有棱有角,像刀切似的;一色绿色的铁艺栅栏,围出种满绿色的农家小院;一个式样的厕所,站成小村的新风景;漂亮的砖房,或蓝或红的彩钢瓦盖,被透明的阳光照得色彩鲜明……走进屯东的月亮湾广场,站在吊桥上俯身桥索,看倪大娘领着孙子和几个村童在灌渠中戏水,水及孩童膝盖,缓缓地流,倍感凉爽。月亮湾广场因南部绿化地及东部坡顶似弯弯月亮而得名,今年6月份竣工,总投资21万元。广场占地4800平方米,建了1处标准化篮球场,安装了6套体育健身器材,建了1套休息棋桌,两层凉亭是村民的休闲地点,10米钢制长廊可作演出台。广场东部坡顶的绿化背景以绿色食品标志为主,配以稻浪造型,突出了绿色稻乡的特色。广场花坛造型为双月抱日,诠释了月亮湾广场的内涵。
像久扬村田家围子这样的生态屯在庆安县有220多个,带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步入硬化、亮化、绿化、香化、净化的轨道。
久胜镇久旺村卢海屯严格按照生态屯建设8条标准,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管理,突出抓好路、树、房、沟、桥建设。今年多方筹集资金近100万元,新修水泥路1800延长米,修街道硬质边沟2800延长米、过户桥66个,安装铁艺栅栏3100延长米,屯内栽植绿化树35万多株,白色路面5200平方米,建新型节能住房12套,实现了屯内道路水泥化、护屯林封闭化、绿化带完整化和路边沟硬质化,彻底改善了生活环境。新安装路灯28盏,建成了占地1506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建成了1处标准化篮球场,新上6套体育健身器材,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
建民乡建业村瓦盆窑屯在生态屯建设上投入30万元,栽榆树墙1200延长米,栽花3万株,修建过街桥涵25个,修建标准化厕所43个,安装路灯10盏,主街道为白色路面,边沟为硬质砖沟,两侧为铁艺栅栏,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瓦盆窑屯已经成为全县生态屯建设的样板。
2006年以来,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庆安县在14个乡镇确定了17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屯环境建设标准》,以生态屯建设为载体,对试点村屯的树、路、沟、房、厕、灰仓和广场进行统一规划,做到不拘一格、各具特色,进而推动全县村屯环境建设。
2007年,庆安县委提出,实施“四化一给二分离”,即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给排水入户,市场与街道分离、车辆与步道板分离,夯实小城镇建设基础。狠抓了清垃圾、清柴草、清粪便和建垃圾箱、建灰仓、建卫生厕所的“三清三建”工程,村屯建垃圾箱3000多个,建灰仓750多个,建卫生厕所2.1万个,达到了街有垃圾箱、户有垃圾筐、灰仓和卫生厕,柴草全部出屯,定点管理,村容村貌有了明显变化。
今年,庆安县进一步加大了生态屯建设的力度,突出了小城镇的“五化四场”建设,从路、树、沟、桥、厕、圈、箱、垛8个方面重新制订了生态屯标准,沿路推进、重点推进、示范推进和配套推进,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的水准提档升级,休闲广场、集贸市场、商场、工厂的建设强势突破。全县乡镇主街道全部实现硬质化,铺设彩色步道板1.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14盏,樟松、云杉、棠槭等优质绿化树种进入了小城镇,建设休闲广场28处,今年还将新建13处,设置垃圾箱3000多个。各乡镇都取缔了马路市场,有了固定的集市场所,规范了经营秩序。
近几年,全县生态屯新修了水泥路210条,整修沙石路500多条,占屯内道路总数的38%。新建过户桥3000多个,建设硬质路边沟400公里,60%以上的街道硬质边沟完整。152个自然屯修了白色水泥路,43个屯内道路全部白色化。非乡镇政府所在地36个屯安装了600多盏路灯;榆树墙总长度达800多公里,今年春天就栽植300万株,长度达200多公里,榆树墙完整的街道占20%,近1/4自然屯达到了以栽植榆树墙为特色的生态屯标准。农民养果树、栽花卉,与护屯林相互映衬,显示出勃勃生机。旱田区柴草垛实现了出屯集中堆放,净化了环境,消除了火灾隐患。63个自然屯3万多口人吃上了自来水,占农村总人口的12%。安装新型秸秆气化炉1200台,建新式环保节能房1500栋,砖瓦化率70%。环境的改善,促进农民改掉了陋习,增强了文明意识,新农村建设中心户达7000户,占农村总户数1/10。步入生态屯,洁净的道路、齐整的榆树墙、新式的节能房,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成为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靓丽风景。
2005年庆安县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荣誉称号;2006年被命名为全省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标兵。
屯建设好了,村就变了样,乡镇旧貌换新颜。
步入旱田区的民乐镇政府所在地,笔直宽广的水泥街路、清一色红砖铺设的硬质边沟、郁郁葱葱的垂柳、争相绽放的各种花卉,漫步在红白相间的人行道上,仿佛来到了旅游度假村。休闲广场内农民有的在器械旁健身、有的围着石桌下棋,老人坐在树下的休闲椅上乘凉、聊天,好一幅生态型文明村建设的美好画卷。目前,全县投资800余万元,使14个乡镇所在地的主次街道全部实现了硬质化建设,铺设彩色步道板1.2万平方米,修建硬质路边沟近400公里;居民全部吃上了自来水,主街道铺设排水硬质明渠、暗沟9100延长米;栽花植树9.5万株,建设花坛和花池140处,实现了绿化美化;共安装路灯600盏,街道两侧设置垃圾箱155个;建设体育休闲广场40处,建设集贸市场10处,全部取消了马路市场,规范了经营秩序。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和绿化美化建设,小城镇建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达到了具有现代气息的小城镇建设风格。
生态屯建设,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人们追求、畅享新文化生活的新时尚。
小小生态屯,似繁星洒落稻乡大地,汇成新农村如诗如画的长河,承载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大潮!
放大生态屯的效应
庆安县新农村建设,突出了生态屯建设,抓住了关键节点,屯屯动,全村活,处处现风景。
屯是村民集居的地方,建设生态屯,就是打造村民的宜居环境。生态屯的建设,不是简简单单的村容整洁,更深的内涵是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综合打造,更广的外延就是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的大集成。
建设一个又一个生态屯,实际就是建设一个又一个“小和谐社会”。
屯,是村建制的分设单元,在区位分布上,有的是村与村交界点,有的是乡与乡的交会处,有的甚至是县与县相临地。村民的交流往往会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更为快捷、便利。“我们屯怎么怎么了”、“看人家那屯怎么怎么了”的信号传播更有说服力,一个屯的变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会起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的效应。
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发挥生态屯的效应,不断放大,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自觉地投入到生态屯的建设中来,推动新农村建设提质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