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我市双拥工作密切军民鱼水情促发展
http://suihua.dbw.cn   2008-08-04 10:55:18

  ●二○○六年我市首次跨入全省双拥模范城行列

  ●二○○七年市委书记胡世英在沈阳军区暨东北三省双支工作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党管武装模范书记

  东北网绥化8月4日电我市以广泛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为牵动,地方支持驻军部队建设,军队支援地方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浓厚了军民鱼水情,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绥化市首次跨入全省双拥模范城行列,绥棱、明水、青冈3个县连续四届保持省级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绥棱县委书记李哲韬被评为全国双拥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市委书记胡世英在沈阳军区暨东北三省双支工作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党管武装模范书记。

  绥化市是具有双拥优良传统和良好基础的革命老区。几年来,我市以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为动力,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使双拥工作进入了高基点起步、大力度推进、协调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驻绥各部队机关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持久有序地推进双拥工作。将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考核;纳入党政军领导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实施了党政军“三个一把手”工程;纳入人大、政协工作范畴,把双拥工作列为依法监督、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财政预决算,为双拥工作提供充分可靠保障。各地各部队逐步建立完善了党委议军、军地联席会、双拥活动月(周)、走访慰问、现场办公、考核评比、联络员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职责。

  全市广泛开展了双拥工作的宣传教育,使国防教育正规化、爱国主义教育经常化、革命传统教育系列化。

  地方支持驻军部队建设,军队支援地方经济发展,军民共谱连心曲,鱼水情浓化动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我市通过政策拥军、感情拥军、科技拥军、物资拥军、法律拥军等举措,强有力支持了驻军部队建设,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建设水平。近年来,市政府和军分区相继出台了《绥化市现役军官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等,2007年,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与军分区共同组织协调制定下发了《绥化市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若干规定(试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部队和优抚对象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照顾,积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兰西县成立了“拥军合议庭”,免费开展涉军案件和涉军法律咨询,成立了军嫂服务中心,为军嫂从事生产经营减免了税款和工商管理费。今年全市已把农村在伍独生子女“返贫”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市政府即将下发《绥化市做好独生子女服现役期间家庭优抚工作暂行办法》。军地双方以增进感情为纽带,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每逢“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市县两级班子都深入军营进行走访慰问,通过座谈会、联谊会、团拜会和拥军习武等活动,密切了军政军民的联系。近3年来,在市本级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市政府为驻绥部队在训练演习、维修库房、改善营房、增添装备及道路建设等方面投资近600万元,为市本级企业中生活困难的军转干部解决拖欠工资、医疗费、困难补助等项资金242万元,市政府投资100万元为军分区修了水泥路。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为驻绥部队解决各类经费2600多万元。几年来,全市各级法律咨询站共接待军人军属3000余人次。

  驻绥各部队积极参加抢险救灾、扶贫帮困、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助民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保障社会稳定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几年来,绥化军分区成建制动用民兵修建国家级公路5条共200多公里,修筑乡村路84条共1500多公里,参加大型工程建设13项,为地方节省资金2000多万元,创造经济价值3亿多元,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军分区积极响应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新农村建设号召,结合地域经济特点,先后开展了“在发展特色经济中发挥民兵优势为绥化做贡献”活动和“十万生力军大建新农村”活动,把参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望奎县人武部在开展“百千万”科技扶贫活动中,首先筹集资金30多万元创办了“双拥种猪基地”,当年就扶持了20多户优抚对象和贫困户,目前,他们已培养科技致富典型户323个,科技辅导员132名,发展“科技双拥开发区”32个,扶持贫困户2763户。驻绥各部队把军(警)民共建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双拥模范单位的一项重要内容,始终坚持常抓不懈。他们主动与驻地单位“攀亲”结对,确定共建项目、内容和目标,签订共建合同。绥化军分区机关及所属10个县(市)区武装部,先后与学校、医院、邮电、乡镇等31个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在共建活动中积极开展军训、国防教育,每年为学校军训新生2000余人。目前,全市共有军(警)民共建点235个,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服务组织1800多个,共建活动基本做到“三落实”,80%共建单位被评为市县文明单位。

  我市认真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抚恤补助发放到位,转退军人妥善安置,城乡优待逐年提高,生活难、住房难、治病难等问题得到解决。

 
作者: 张贵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