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的话
近两年来,我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7月9日,市委书记胡世英到庆安县进行调研,对庆安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给予充分肯定。
庆安县在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项目开发建设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尤其新农村建设,不停留在一个点上,而是做到了整体全面的提档升级,年年有新变化,打造出了园林式的路、树、房、田、景有机结合的立体效果,初步达到了观光农业的标准。这种新变化、新气象、新理念以及工作推进的整体力度很值得各地借鉴。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庆安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的连续报道,以飨读者。
———庆安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之一
盛夏时节,万物葱荣,庆安县绿色乡村和田野处处生长着生机和希望。
驱车行驶在有“中国绿色食品水稻之乡”美誉的庆安县乡村,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浏览着一幅又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景。
7月22日,记者沿庆安县农村南北两个公路环线畅游了稻乡,如诗如画醉人心!
车从哈伊公路庆安段的欢胜乡政府所在地向北行驶,进入了庆安人常说的北环线,也是水稻主产区。
白色的通乡村公路蜿蜒穿行在碧波万顷的稻田中间,人坐在车里,听着舒缓的歌曲,身心仿佛在绿色的海面上飘;路边的垂柳微摇,细风习习,淡淡的草香,透明的阳光,几个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妇女在田里拔草,偶有人引吭高歌一句,和着车里的乐曲声,织成塞北江南的耕耘图。鹅鸭觅食林阴处,妇童嬉戏渠水间,静谧和喧笑伴着缓缓流淌的清水,使人忍不住会停车下来,或欣赏或蹲在水边手撩几下绵绵的水流,心儿醉其间。贴了或白或灰色墙砖的砖房,或蓝或红的瓦盖相间,被绿树环抱,远远望去,俨然是一幅风景画。车缓慢地驶进干净漂亮的小村庄,漫步在平整的街道上,与人们搭上几句话儿,或与休闲广场上憩息的老人唠上一阵子,拾起了儿时的记忆;站在路灯下,目光随着梳剪得整整齐齐的榆树墙游走,砖铺的硬质边沟,绿色的铁艺栅栏,还有那漂亮的厕所,上面爬了豆角秧或倭瓜秧,组成那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乡村风景线,使人浮想联翩,平添几许感慨:多情的土地,如画的村庄,勤劳的人们,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庆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建设新农村,庆安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踏着求实的节拍,迈着改革开放的步履,在建设的实践中解决了发展难题,弹奏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建设新乐章。
思路来自农村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出路。
2007年,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通过广泛的调研,认真地审视了县情、乡情、村情、民情,探求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县委书记刘凤岐和县委班子分析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还有很多薄弱环节,产业发展是绿色水稻一枝独秀;经济收入不均衡,特别是水田区和旱田区的农民收入存在南北差异;乡镇所在地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落后于先进村屯;乡村财力薄弱,14个乡镇的年财政收入不足千万元;小城镇建设的水平低下,根本发挥不了中心引带作用等等。这些问题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制约“瓶颈”,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才能顺利地建设新农村,才能使农村经济社会有大发展、快发展。
2008年1月18日,在县委十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刘凤岐代表县委鲜明提出:强力打造“一县三区”的发展目标,为新农村建设实践提出明确的前进方向。“一县”即全省综合实力上游县,“三区”即全国绿色经济示范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全省人居环境示范区。“一县三区”的科学发展内涵,为农业为主的“中国绿色食品水稻之乡”的新农村建设诠释了前行的坐标,进行了科学定位。县委还提出,庆安农村经济发展要走好“种好地、出劳务、搞加工、上畜牧、多栽树”五条路子,为新农村建设积聚强势经济基础,释放公共财力的潜能,激活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风乍起,吹活一池静水。
水田里摇金,旱田里生银;平坦宽阔的通乡通村公路在延伸,连起一个又一个如画的生态屯;文化广场上唱二人转、据秧歌,农民书屋里读书讨论气氛浓;榆树墙边小桥上,村民茶余饭后畅想美好明天……
稻乡庆安,新农村建设如诗如歌!
记者感言
关键在决心和信心
庆安县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和变化,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决心和信心。
为官一任,致富一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种执政理念成为新一届县委班子积极努力带领农村党政干部和村民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决心之本、信心之源。这决心和信心来源于县委班子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理解,来源于县委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来源于县委班子对百姓福祉关注、关心、关怀的追求。县委书记刘凤岐和县委班子如此阐释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目标:全方位地打造现代农民,带领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础环境以及现代生活环境,提供农村丰富精神生活平台,让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决心来自县委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科学审视,信心来自县委对全县农村发展水平的科学把握,决心和信心来自县委对“三农”问题解决的科学定位,因此,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举措、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对经济发展并不超前、财力并不宽裕的庆安来说,新农村建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县委、县政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心坚定、信心十足,工作力度是强劲的,措施切实可行。县级领导分战线负责,乡村干部身先士卒地工作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激活了农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合力推进的态势,因此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