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冈,70万亩草原,160万亩玉米,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资源丰厚,养殖什么效益高?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养殖业。于是,“龙头”一摆,驶出“三驾马车”。
第一驾:载满“黑白花”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养“黑白花”挣钱,县委、县政府为“黑白花”安上“龙头”。近日,青冈县与广东东泰乳业有限公司签约,投资4900万元的乳制品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项目落户青冈。
“龙头”让农户吃了“定心丸”,养殖积极性倍增。家养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家养两头牛,嘴里淌的都是油;家养5头牛,小康日子有奔头。就按这个目标养,家家奔小康。目前,全县奶牛村达到6个,专业屯达到25个,百头奶牛场5个,全县奶牛达到2.2万头。走进奶牛村———新村乡五排八村,真可谓牛气冲天,到处都是“黑白花”。据了解,五排八村奶牛饲养量已达1452头,户均5头牛,日产鲜奶29吨。对此,村党支部书记马林波说:“我们离小康日子不远了。”
青冈县想奶户之所想,帮助规划建设榨奶站,已规划榨奶站60个。目前,已建成的5个榨奶站每天挤满了“黑白花”。看着“黑白花”着急的样子,县里加快建站的速度,年末前一定建成30个。
第二驾:“天鹅”挤满车
走进青冈乡村,看见最多的就是白鹅。草地、水边到处都有它们的影子。白鹅为何如此之多?“鹅司令”告诉我们,养鹅挣钱,卖鹅不愁。坐在家里等着来收鹅,卖给长林肉食加工有限公司,每只鹅挣四五十元。
为发展白鹅产业,青冈县在2006年引进了肉食加工龙头企业———四川长林集团。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年加工100万只白鹅没问题。白鹅到了公司就变成了“天鹅”,浑身都是宝。
今年,青冈县出台了加快白鹅生产优惠政策,为养殖户在贷款、征地费用等方面提供政策倾斜,全县下摆养鹅专项贷款100万元,提供养鹅用草场2660亩。畜牧部门登门服务,培训13500人次,并对养鹅大户免费提供种子、疫苗,跟踪技术服务;目前,白鹅养殖已经形成了自繁自养体系。从种鹅饲养、种蛋孵化到育雏、育肥、深加工,已经形成了一条龙式生产,白鹅达到100万只。
第三驾:“金猪”爆满车
发展生猪产业,青冈县依靠“龙头”牵动,长林肉食加工有限公司每年能“吃掉”80万头。
近两年,养殖户一路高歌,腰包渐鼓。如何进一步养出规模,养出效益,扛住市场震荡。今年,青冈县科学决策:生猪产业向规模化、园区化、专业化、标准化推进。“四化”战略增加了生猪的“含金量”。
生猪专业村、专业屯如雨后春笋,一个比一个标准高。如今,生猪的待遇越来越高,也住上了小区,搬进了砖房,每日“三餐”定时送,母猪还上了保险。目前,生猪专业村已达到30个,专业屯78个。今年,出栏商品猪将达到60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