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底在省城成功举办了绥棱黑陶炫目展之后,绥棱最近又规划在北京、大连、大庆等地设立10个销售点,使凝重古朴、美轮美奂的黑陶艺术品更多地被认识、被接受。
6月3日,记者慕名来到绥棱,试着摸清黑陶产业发展的清晰脉络。采访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绥棱黑陶陶品的独特艺术魅力,也感受到黑陶产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复兴黑陶产业
绥棱黑陶具有60多年制造历史,曾享誉大江南北,名扬2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艺人纷纷“南飞”,绥棱黑陶走入了低谷。绥棱黑陶墙外开花,制作技艺先后在辽宁、山东、河北等地扎根。
近年来,绥棱县重新把黑陶工艺品生产作为县域经济的一大产业加以扶持,打造知名品牌,形成规模效益。县里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无偿为企业提供厂房、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技术人员不足等诸多难题。先后三次组织专门人员南下广东、辽宁等地,对那些“南飞”的老艺人进行走访,积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这个县还专门成立绥棱黑陶艺术研究所,任命从事黑陶研究创作传播40多年的寇维军为所长,对黑陶艺术制作工艺、艺术形式进行研究。
绥棱县组建了黑陶产业发展办公室,联合4家黑陶生产企业,成立了绥棱黑陶行业协会。在寇维军任技术总监的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目前已推出了珍品收藏系列作品,既体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汇聚专业人才
作为绥棱黑陶的领军人物,寇维军先后到过北京、连云港、德州等地制作黑陶、传艺,并将紫砂、瓷器的工艺与黑陶有机结合,黑陶的花纹与造型更具风骨,品质更上乘。2007年4月份,县里把他请回来,担任黑陶研究所所长、绥棱黑陶现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今年1月份,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制作了“奥运星”香薰,准备献礼北京奥运会。据他介绍,这个“奥运星”香薰再有半个月左右就能完成。除寇维军外,许多老艺人、企业家也站了出来,投身黑陶事业。
曾是绥棱工艺美术陶器厂设计员的尹伊君投资50多万元引进了国内先进设备,提高了产品成品率。他建立了绥棱黑陶网,增强人们对绥棱黑陶的了解。同样是熟悉绥棱黑陶的人、工艺美术师裴龙创建了绥棱黑陶研究开发基地,聘请了30年前原企业老工艺师孟庆毅等10余名技术人员,投资10万多元,在企业原厂址重新投入了生产。
目前,哈尔滨师范大学、绥化学院、绥棱县职业技术学校等几所学校都确定绥棱黑陶研究所为其培训实习基地,累计培养学员1000多人,已有100多人可以独立完成整套的陶艺雕刻技术,黑陶技术开枝散叶,有了规范的传承。
彰显发展后劲
绥棱黑陶产业的兴起,牵动了人们关注的目光。绥棱黑陶被确定为我省重点文化产业扶持项目,省科技厅将黑陶定为科研项目。绥棱县力争在5年内,使黑陶生产企业发展到20家,建成“中国黑陶之乡”。
对于黑陶工艺品的发展前景,副县长王永刚信心满怀,“黑陶的市场前景非常好。但是纯粹的黑陶艺术创作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现在注重培养后继专业人才,创新产品,使黑陶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绥棱黑陶现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些天忙得很,工人们正在埋头赶制镂空花盘。哈尔滨客商在这里订购了300件盘类产品,作为初加工产品,回去后还将进行上色、抛光等后续工艺,使其升值。据刘兴印总经理介绍,由于缺乏技术人才,大宗订单还不敢接,前段时间一位芬兰客商订2000套产品,就由于我们的生产能力不足,最终没能合作成功。当前公司正在大力培养技术人员,争取扩大市场份额。
如今,绥棱黑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县内4家黑陶生产企业满负荷运转,专业技术人员就有上百人,年可生产黑陶产品3.5万件,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并在绥化市城区内设立了3个销售点。
绥棱黑陶重新被认可。“绥棱黑陶制作技艺”入选首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了在全国旅游景点销售的经营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