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保护环境 造福子孙
http://suihua.dbw.cn   2008-06-05 10:24:37

  ———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

  保护环境是全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世界环境大会,向世人宣告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这表明,人类社会已经把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即便最富裕、资源最辽阔的大国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我们从环境中无尽地索取资源和能源,环境也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空间前提。目前,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1%。同时,水质缺乏和不断恶化,每年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热电厂总放量已达到631亿吨,这相当于我们每人每年排放40多吨的废污水,国内的主要水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却达不到国际平均水平。还有矿业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破坏。开采后破坏的土地,既丧失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又难以直接成为进一步服务某种社会经济目的的用地,采矿地的破坏性发展将成为干扰城市和区域经济规划和实施的主要障碍之一。另外,森林生态功能衰退。全国每年平均有林地变为无林地117万公顷。大面积天然林破坏会带来水位下降、水土流失等问题,势必引发干旱和农业减产等灾害。同时,海洋污染加速。我国全海域海水水质污染加剧,近岸海域部分贝类受到污染,陆源污染物排海严重,大面积和有毒赤潮多发,约80%的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加速。这些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制约。

  环境保护无小事,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你想过吗?我们的一举一动,符合一个环保公民的需要吗?当你随意扔掉一个塑料袋,一节废旧电池,多用一度电,多浪费一滴水时,你是否感觉到了你对环境的危害呢?发展不能只是拼资源,资源的有序利用是必要的,环境可以去逐步改善,但是资源还要继续利用,国家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倡导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新型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尽最大可能地保护现在的资源、能源,可以说这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重大举措。

  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倡导者。每个家庭要牢固树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节能环保知识,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每个家庭、在全社会形成“简约就是时尚”、“节约能源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新理念。我们要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志愿者。每个家庭要在自己行动的同时,争当节能环保宣传员,向家人、邻里和朋友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宣传节能环保知识,影响带动更多的人自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我们要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实践者。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做好“家庭节能六件事”,即:使用节水器具,使用节能电器,使用无磷洗衣粉,使用菜篮子、布袋子,拒绝过度包装,注意一水多用。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在现代化方面中国只能追赶西方国家。在环境素质上,我国有着良好的文明教育传统底蕴。希望我们全社会公众都行动起来,让我们都去反思自己,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节能,做一位合格的绿色消费公民,让节能减排成为所有单位、所有部门、所有人的自觉行为,成为常态、成为习惯,成为国人的基本素质,环境的改善更需要我们全社会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愿我们绥化市经济更加繁荣,生活的家园更加秀丽,天更蓝、水更碧、空气更加清新,百姓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绥化市环境保护局

                                              绥化市妇女联合会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