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绥棱:共下旅游这盘棋
http://suihua.dbw.cn   2008-06-03 09:53:36

  又逢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季节,旅游黄金季节又到了。绥棱六山一水三分田,可谓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旅游景区景点18个,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在发挥自然优势,做强做大旅游业,绥棱做了有益探索。

  整合资源全县一盘棋

  绥棱县内有绥棱林业局、绥棱农场、省浆果研究所及两个部队农场等5家县团级驻绥单位,条块分割,互不隶属,如果各自为战,就会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此,这个县把实现区域一体发展提高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牵动一体发展的突破口,并实行了规划布局的运作模式。

  绥棱县将《绥棱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绥棱林业局、绥棱农场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统筹融合,共同研究制定了《绥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六区一带”的总体框架:建设园林式城区、阁山旅游开发区、董氏生态农业观光区、金斗湾漂流度假区、五四青少年野外训练营区、张家湾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开发贯穿“六区”的沿路观光带,对沿路的建筑、农田、林带等进行科学规划。

  走特色路打造旅游品牌

  绥棱有山,分布着四平山、青水山、南影山、阿遍山、南园山和阁山等6座山;有水,努敏河、克音河、泥尔根河3条主要河流流经全境;有林,林地面积达300多万亩;有革命传统,绥棱属国家二类革命老区,抗联英雄金策、于天放、陈雷等都在此战斗过;有人文景观,白马石、大青观、老金沟、大仙堂等一些景观吸引人探幽访古。依托这些资源优势,重点在做好“红、绿、白”三色游上下功夫,围绕红色游,开发了白马石、老金沟等旅游景点;对曾是抗联活动过的医疗站、粮食中转站、秘密营地的大青观、庙子台、西北沟南北密营等进行了树碑立标;建设了天放村抗日将领工作站,振东村抗日英雄纪念碑;扩建了东北湖烈士陵园,新建了县展览馆等其他景点。围绕绿色游,开发建设了阁山国家级原始森林公园、五一天然石林、白马石山庄、张家湾努敏河源头漂流以及朝鲜族风情园、蒙族风情园、俄罗斯风情园等旅游景点。围绕白色游,在绥棱农场举办了首届冰雪文化节,规划设计了阁山旅游综合开发区,并正在聘请专家设计滑雪、溜冰等冰雪项目。

  围绕民俗文化,发掘了“白马石”、“大仙堂”等民俗传说;开发了农民画、草柳编、黑陶等手工艺品;规划了“雕塑一条街”、“唐诗三百首碑林”等文化景点。特别是绥棱的土陶纪念品,已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围绕抗联文化,搜集整理了军民抗击日寇的系列事迹,编制了《绥棱革命斗争史》等历史教科书,创作了一批寓教于乐的抗联文学作品。围绕创业文化,利用北大荒影视城,再现了下乡知青当年在北大荒的创业史;规划建设林业工人纪念馆,反映林区工人的创业风貌。

  市场化运作共享共赢

  旅游开发的关键是解决资金问题,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这个县依靠市场化运作,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形成多元投入的格局。

  协调驻绥单位投。2007年,围绕打造“旅游城”,大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各成员单位出资完成了绥北路入口处的“转盘改造”,美化了绥棱的对外形象。由绥棱林业局、绥棱农场和县里共同投资的四海店至建兴公路,已完成了工程设计和工程招标。绥棱林业局投资开通了绥棱到张家湾的森林小火车旅游专线。绥棱农场建设了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优化发展环境引。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共引进资金1500多万元,先后建设了寰龙湖庄园、神龙湾度假村、白马石山庄等一批景点和张家湾漂流等项目。特别是金斗湾旅游区,建成了全国唯一能够人工控制流速的漂流项目。

  吸纳民间资本建。大力扶持私营业户参与黑陶、草柳编等文化产业开发,目前黑陶企业已经发展到4户;草柳编加工企业达到7户,加工业户达到3000多人。利用上集镇民族村、大兴村和阁山乡永和村是朝鲜族聚居区,民族风情鲜明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业和民族风俗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形成合力对上争。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向省旅游局申报《阁山风景区水上乐园、水上漂流项目》和《绥棱县旅游购物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更大的支持,并与绥棱林业局共同争取国家级森林公园项目。

 
作者: 刘磊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