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爱心遍牛城
http://suihua.dbw.cn   2008-05-22 16:07:27

  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让“5·12”成为一个触目心痛的日子,“汶川”也成为了一个令人揪心的地名。连续几天,无数的牛城人,含着热泪,通过电视、报纸、网络,通过每一个传递灾区信息的媒介,紧张地关注着灾区人民。灾区人民的一点一滴无不揪痛着安达人的心,一场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活动在牛城大地上也迅即展开。截至5月20日上午9时,安达市各界捐款已达102万元。

  安达市卧里屯乡东清村农民吕荣利是第一个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的农民。灾情发生的第二天,他毅然拿出1万元捐给灾区。70多岁的沈大爷住在安达的女儿家,当看到四川地震的灾情后,老人再也坐不住了。他自己没什么收入,恰好,前两天因为治腰间盘突出,儿子给了他300元。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他就把这300元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捐给了灾区人民。“腰什么时候治都可以,但灾情不能等。”老人说着流下了热泪。

  17日上午,市民政局办公室的捐款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来捐款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关爱、凝重、感动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安达龙宇焊接技校校长周喜龙送来了1万元,安达市享得利眼镜店林先生先后5次为灾区捐款达5000多元。一位不愿留下名字的阿姨,她来到民政局的捐款点送来了2000元。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捐出1000元,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给她出具票证时,姓名一栏,她留的是“无名”。

  中本镇的张桂芝老人为捐款专门召开了家庭会议。地震发生后,张大妈每天坐在电视机前,边看边哭。为了支援灾区人民,她召集来儿女,表示要代表家庭捐出她一个月的工资———1000元,而且坚持不用儿女的钱。其实老人的退休金一个月才900多元,她掏钱凑了个整数。她还告诉儿女,自己该捐还得捐。下一步,村里捐款时她还参加,单位捐款她还会捐。

 
作者: 杨洋 王天辉 王洋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