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12日电4月29日,记者从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市水务局获悉,我市明水、望奎、海伦、庆安和兰西等5县(市)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平均每年可争取中央财政农业开发资金2200万元用于水土流失治理,每年可新增治理面积30万亩。
我市地处全世界仅有的三块优质黑土区松嫩平原的腹地,拥有面积广大的肥沃的黑土层。然而,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历史欠账较多、耕作制度的不合理、耕作习惯的落后、农林牧结构不科学、农肥施用量低、深松面积少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全市水土流失严重。为此,我市多年来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规模治理和连续治理,并实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治上与治下相结合,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特点的治理模式和措施。这些模式和措施包括,陡坡耕地和荒坡地全部造林、缓坡耕地修筑梯田和地梗、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水打侵蚀沟等。经过治理,截至去年年底,我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97.38万亩。
我市水土流失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取得的治理成果,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为巩固和提高黑土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水利部研究决定,从今年开始,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和黑龙江农垦总局30个县(农场)实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中央财政将为此拿出1.2亿元资金保证工程的实施。
据了解,被确定为项目建设单位的5个县(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得到60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用于重点保护黑土资源、改善黑土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造漫川漫岗区的坡耕地。
具体负责该项目实施的市水务局领导介绍,根据工程项目指挥部的总体要求和我市的实际情况,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市将继续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把坡耕地和侵蚀沟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把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与农田改垄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此外,还要不断创新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和其他社会力量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相关链接:黑土层土质肥沃,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黑土层下面是没有任何养分且不能生长任何植被的成土母质,珍贵的黑土层一旦流失,当地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就彻底动摇了。有关研究表明,形成1厘米的黑土层大约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而目前平均流失掉1厘米的黑土层只需要1至3年的时间。因此,黑土层流失不但破坏耕地,也破坏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威胁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