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农技协会成为明水农村经济助推器
http://suihua.dbw.cn   2008-05-09 10:59:54

  东北网绥化5月9日电近年来,明水县始终把农业技术协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全县农技协组织已发展到227个,会员人数超万人,每年从各类协会中都会涌现出一大批不同层次的致富典型和高产大户。

  作为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的重要基地,农技协会上联科研技术部门,下联千家万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市场机制相适应、与农民经济利益相关联的技术信息供求渠道,能把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及时传播到农村,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解决了农业技术进村入户难的问题。每年农技协推广的新品种20多个,新技术10多项,开展培训500多期,受训农民达10万余人。

  农技能手凭借市场信息和会经营的优势,率先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并通过试验、示范、辐射,将成功技术和经验迅速传播给会员及周围群众,形成“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扩散效应,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形成。

  农技协会从满足农产品需求出发,以提供供销服务为重点,通过代购代销、联营联销、签订供销合同等,帮助农民销售产品。目前,“专业协会+公司+农户”、“市场+农户”等形式,架起了农户通向市场的桥梁,成为明水县农村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光荣乡柳编工艺品协会以加工大户为龙头,不但开展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而且将产品远销韩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生产、加工和市场紧密结合。2007年实现柳编销售总额10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

  农技协会在管理上实行“五统一”(统一技术、统一筹资、统一管理、统一经销、统一加工)、“三分”(分户经营、分户核算、分户实施)的办法,利用双层经营体制,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技术、资金、销售等难题,使协会统一经营和劳动者自主经营两个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突破了集体经济的传统模式,丰富发展了合作制的内涵。

 
作者: 孙志国 汪春兰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