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沃野廉花自飘香
http://suihua.dbw.cn   2008-04-28 09:08:53

  ———肇东市打造特色廉政文化纪实

  前不久,肇东市国税局办税大厅干部李秀丽创造的漫画《汗》,以蜡烛流汗是为了照亮别人,农民流汗是为了得到果实为铺垫,讽刺了一个贪官在受审流汗时的自责“我的汗?”画功青涩,寓意深刻,每天吸引着国税干部和广大纳税人驻足和品评。

  在肇东,即便是漫步街区,抑或是穿行闹市,即便是浏览小城美景,抑或是晨练小憩,抬头凝视之时,低头凝思之际,到处可见含义隽永的廉政警句,喜闻乐见的廉政漫画,品位高雅的廉政诗画,无论在哪儿,无论何时,都可感受到廉政文化氛围的熏陶。

  近年来,肇东市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设计载体,建设阵地,把廉政文化渗透到社会各层面、各领域。“整事”、“弄景”的少了,埋头创业的多了;拿腔作势的少了,干净干事的多了;上访告状的少了,廉洁从政的多了。今年以来,群众上访同期减少50%,各级领导干部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100多件。

  润物无声廉花生根

  曾经在一段时间以来,不廉洁成为老百姓最大的怨结所在,一系列整治措施和办法常常是一个人“倒下”了,但还有后来人,对干部警醒作用不大。

  2007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一点,一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廉政文化建设似春日惊雷在有着93万人口的小城肇东全面铺开。

  “以廉政为主题的文化教育活动,有利于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有利于形成讲究诚信、崇尚廉洁的社会文化环境,减少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肇东市纪检委书记周衍谈起廉政文化建设,感触颇多。

  新思路的提出让封闭的心门慢慢打开,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精神面貌、社会风气却已焕然一新,很快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共识,各单位、各部门廉政文化建设热情不断高涨。

  走进肇东市行政办公中心的大楼,一楼一心为民,二楼两袖清风,三楼三思而行……不同楼层的廉政图版时刻警醒着每一位进入大楼的工作人员。

  作为肇东市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中粮生化能源肇东分公司找到了廉政文化进入企业的切入点,把廉政文化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通过建立完善的一系列监督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的规范运作。

  今年3月20日,是肇东市国土资源局工作绩效考核的日子,局长安宝珠的工资又被扣了40元钱,这是他两年来扣得最少的一次。自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以来,国土资源局把廉政文化与职工工资和廉政目标考核连在一起,只要是职工违反廉洁自律条例,自己受到处罚不算,主管领导、局领导都要受到“株连”。制度一实施,在职工中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咱们这地方搞廉政是不是没啥必要啊!”然而制度实施两年多来,“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廉政文化更加深入职工的心田,思想观念有了实质的转变”,谈及廉政文化建设,安局长十分自豪。

  搭建平台廉花朵朵让廉政文化全面广泛融入到工作生活和群众文化之中,形成廉政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举止,这是肇东市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大特点。

  依托各级党校,让廉政文化驻心入脑。全市形成了以9大系统和22个乡镇基层党校为主体的33个廉政文化教育培训主阵地。市、乡和系统两级党校,开设廉政课堂、举办廉政论坛、设立廉政文化活动中心,2.3万名党员和干部在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中受到心灵的洗礼。在农村开展了建设廉政乡村、建设廉洁队伍的“双建工程”,在城市实施了争创廉洁班子、争做廉洁干部的“双争工程”。一心朴实当好村里“掌门人”的娄凤海、不徇私情守原则的陈彦昭等成了广大干部效仿的典型和学习的楷模。

  依托现代媒体,让廉政文化风飘沃野。肇东网站、电视台,全方位、立体化播发廉政文化建设,广泛营造社会氛围。点击率较高的廉政网和廉政文化网,成为广大市民和机关干部网上冲浪的最佳去处,因为那里有最新的廉政信息,“试法者”和受罚者尽显于方寸之间。

  依托社会公共场所,让廉政文化走近百姓。从去年开始,肇东市在公共场所和人流密集地段,建立了2个廉政文化广场和10个廉政文化小区,打造了廉政文化一条街。在每日人流量近万人的东北商业第A街,以国画、漫画等形式制作的100块廉政文化宣传图板、公益广告牌和灯箱不仅为这条步行街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时刻提醒着过往的人们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之心。

  与此同时,在机关、社区、学校、家庭和企业开展了岗位廉洁提醒和社会助廉活动,全市四个社区办事处在所辖的居民小区分别建立了“廉政文化长廊”,一个个文化长廊就像一道道文化“防腐墙”。

  十佳廉洁窗口、廉政家庭、廉政内助等典型的培养和树立,使廉政文化渗透到各个角落。肇东市昌五镇干部朱晶今年被评为十佳廉内助,“做‘廉内助’不做‘贪内助’,当反腐倡廉的宣传员、监督员、守门员,共同构筑起坚固的家庭防线,让腐败远离家庭……”这是她在“家庭助廉”倡议会上的一段精彩发言。日前,肇东市所有科级干部家属都签下了“家庭助廉”倡议书。

  肇东市还以“廉洁指数”测评体系为依托,让廉政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在全市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建立“廉洁指数”评价体系,以量化数据的形式对干部和班子作出廉情评价。实施以来,已对政法、交通、教育、卫生等16个重点部门领导班子和689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廉洁指数评价,对23名综合指数较低的干部实行了三级预警,对6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二级预警,对2名干部调整了岗位,同时,从廉洁指数中发现违纪线索3件。

  嫁接传统特色廉花

  肇东国画自成一派,画风纯朴,个性强烈,将田园景色和传说故事凝聚笔端,长期搞国画创作的1000多人。肇东市跃进乡的银针漫画生于黑土地,长于黑土地,江山、郑淼鹏等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创作的漫画作品多次在各种刊物上发表。

  肇东市依托专业团体和文化学会,让传统文化和廉政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具有独自特色的廉政文化。今年初,肇东市成立了廉政文化学会,260名各界专业文艺创作人员,组成10个创作分会,利用国画、漫画、诗词、书法、剪纸等特色文化资源和亮点品牌,集中创作了《青莲图》、《色径寒不动》等冰雪、山水、动物、花鸟、人物五个篇章166幅肇东国画。肇东市廉政文化学会会员柴良创作的《清风伴我上征程》等廉政歌曲、廉政小品、廉政地方戏曲,通过举办各类大赛、专场演出、巡回展览等唱廉政、演廉政、说廉政,寓廉于艺术,寓教于乐,深受百姓欢迎。由肇东市国画“高手”创作的百米《廉吏图》,以历朝历代清廉之官的感人事迹为题材,运用国画技法,图文并茂,传情达意,使广大干部群众在享受国画之美的同时,接受了廉政文化教育。

  喜欢搞些文学创作的四站镇菜园子村的农民王玉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以来就有了用武之地,他创作的廉政歌曲、小品,先是在自家里夫妻演练,然后在金代八里城遗址旁建立的300多平方米东城廉政文化广场上演,节目用身边人说身边事,村里人每晚都惦记着去看上一看。

  风清气顺廉花飘香

  廉政文化建设不能浮在表面、流于形式,更重要是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纳入到经济发展中去,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中。

  几年来,肇东市为了让入驻的大企业,落户的大项目“生金结果”,先后建立服务伊利、服务中粮企业办公室,并为域外企业老总颁发“绿卡”,开辟绿色通道,斩断伸向企业的“黑手”,挡住各类“吃拿卡要”。去年,肇东市着力打造“放开”的发展环境,建设综合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减少审批环节,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业户。同时,开通“市长热线”随时解疑释惑,让市民百姓有苦能说,有难能解。一年多来,已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自来水、道路等上访信件100多件。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走进群众中、走进困难中、走进问题中、走进矛盾中。今年备春耕期间,共为贫困户解决种子、化肥等价值100多万元物资,一些党员干部还来到社区担当起义工,为弱势家庭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办一些急需解决的事儿。

 
作者: 李晓东 李宏 车彦旭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