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肇东:打造投资与人居环境双佳城市
http://suihua.dbw.cn   2008-04-25 10:34:11

  近年,肇东立足于打造投资与人居环境“双佳”城市,坚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同步、地下给排水设施与地上设施建设同步、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同步的原则,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城建投入逐年加大、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城市形象有效提升。

  突出实施“六大”工程,着力打造全新城市形象

  紧紧抓住牵动城市建设全局的重点项目,实施规模改造、配套建设、整体推进,实施道路改造、给水排水、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绿化亮化、广场建设等“六大”工程。

  围绕主街拓宽、干路延伸、巷道硬化目标,先后投入资金1.2亿元,重点建设了“一桥、二环、三色路”。投资1760万元,新建了铁路南跨线桥,构建了连接铁东、铁西的又一通道;投资2670万元,打通了全长13.7公里的城市南北环路,建设了域外过境车辆不进城区的便捷通道;新建白色路面11条段30公里,新修黑色路面37条段12公里,新铺红砖巷道33条段15公里,实现了城区道路外环内连、纵横贯通、全部硬化,畅通了城区交通,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给排水管网建设与道路硬化改造同步推进,努力实现设施配套。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900万元,重点实施了铁东区、旧城区、新城区等“三区”,正阳大街、南北横街、南北外环路等“五横”,铁东5条、铁西15条南北街道等“二十纵”的给排水管网建设,共铺设给水管线65公里、排水管线81公里,形成了铁东、铁西两大循环系统的地下给排水网络,使城区给排水由过去的楼房区逐步覆盖了主城区,延伸到城乡接合部,确保城市居民吃上放心水,确保城区雨污水及时顺畅排放。

  全面推进旧城区基础设施改造,使道路交通状况彻底改善。综合推进棚户区改造,使居民区面貌大为改观。同步推进旧楼房外立面改造,使城市形象焕然一新。特别是2006年,引进福建新亚集团投资3.6亿元,对正阳北六、七道街占地6万平方米的居民集中区域进行综合开发,建设了东北商业第A街,改造了老城区,打造了商业区,形成了新亮点。

  围绕城区“西移北扩”战略的实施,重点加快展望、西北、锦秀江南、行政办公等4个区块的开发建设。他们以五星级酒店项目为牵动,着力推进整体开发改造,努力将这一区域打造成现代化、智能化商住新区;新开发了福和御园、馨佳园等高档住宅小区,新建设了七中新校区、福园小学、体育场和生态园林,已呈现人文化、生态化小区特点;现已完成了锦秀江南一、二期工程和花开富贵小区建设,全力把这一区块打造成特色化、休闲化小区;围绕党政办公中心大楼,新建了影剧中心、体育馆、一中新校区、公安局、检察院、广电大厦等办公大楼,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党政办公新区。

  建成一条路、绿化一条线、亮化一道街,肇东让硬化、绿化、亮化同步推进。城市绿化,他们做到重点要景点、主要街路沿线、绿化空白面、机关企事业单位庭院“点、线、面、院”绿化全面展开,现已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栽植乔灌木260万株。特别是投资1360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1500亩的生态园林,栽种树木10大类40个品种21万株,成为城市的“绿肺”;城市亮化,主街先行、一街一品、形成特色,把亮化的功能性与美观性结合起来,安装路灯把城市照亮,安装景观灯、射灯把城市点亮,安装草坪灯、地埋灯、轮廊灯把城市扮靓,增添了城市魅力。

  几年来,这个市共投入2800万元,建了集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铁东站前广场、党政办公中心楼前的人民广场和休闲健身苑“两场一苑”,总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水面1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安装各类健身器材120件(套),已成为广大市民健身、休憩、活动的最佳去处。

  探索建立“四大”机制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平台

  如何把城市建设好、经营好、管理好?肇东在此方面着力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管理机制。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先导。为了把城市建设好,这个市坚持高起点规划,建立城建准入新机制。规划设计了“一轴、两区、三园”的建设蓝图。“一轴”,即正阳大街主轴;“两区”,即改造老城区、打造新城区;“三园”,即生态园、工业园、生活园。为了保证建设不走样、避免随意性,他们做到一张蓝图画到底、一个漏斗抓审批、一种格调搞建设,确保规划的科学实施、全面实现。

  资金是城建“瓶颈”。如何打破这一“瓶颈”?肇东坚持高效率融资,建立多元投入新机制。他们充分发挥财政在城建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在预算倾斜,财政投资。近几年,这个市财政每年用于城建的投入都在4000万元以上;抓住开发银行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得机遇,他们搭建东盛投资有限公司这一融资平台,贷款1.3亿元,全部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仅两年时间就打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翻身仗”;他们放开环境,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以福建新亚集团、江苏德华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代表的外埠开发商5个,投入资金近6亿元,开发商住楼房面积50万平方米。通过外商资本进入,推动了城市开发的迅速展开、城市面貌的迅速改观;他们主要通过资产置换、土地拍卖、项目争取等方式,市场运作,经营聚资。在新区异地新建了市党政办公中心和公安局、检察院、广播电视局办公楼,支持伊利30万吨液奶项目建设,既有效地改善了党政机关办公环境,又有力地促进了新城区开发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

  坚持高标准建设,建立质量保证新机制。为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他们始终把强化科学监管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严把规划设计关,解决城市建设“先天不足”问题。为解决因为设计标准不高而导致质量不高问题。他们从建设的关键环节抓起,用高起点规划保证高质量,用高标准设计保证出精品,从源头上保证了建设质量;严把招投标关,解决施工队伍“资质不够”问题。凡是城市建设开发项目,全部实行依法、公开招投标,并跟踪问效,杜绝“一流企业招标,二流企业分包,三流企业施工”现象,从根本上保证了建设质量;严把建筑材料关,解决“质量不高”问题。提高建筑材料准入门槛,实行建筑施工原材料采购、使用报告制度,防止质量不达标、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从基础上保证了建设质量;严把监理验收关,解决“监管不力”问题。坚持实行建筑工程监理制、终身负责制和综合验收制,做到在建工程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公司实行工程监理,工程完工必须由城建、质检、监理等多部门组成的综合验收组进行全面质量验收,从制度上保证了建设质量。

  如何有效解决“重建轻管”问题,确保城市管理有力、环境有序?这个市坚持高水平管理,建立规范运行新机制。他们着眼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城市管理暂行办法》等一整套城市管理制度,推动了城市管理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将环卫职能从社区分离出来,重新组建了环卫处;将城市整治管理职能从建设部门剥离开来,成立了市行政综合执法局;将市场秩序、交通秩序等管理职能集中起来,成立了“三整顿”办公室,从而使城建管理部门的分工更明确、工作更具体、管理更有力;对环境卫生、街面牌匾、市政公共设施、小区物业和城市交通、市场秩序等实行重点管理,通过全方位治理、全天候监查、全过程严管,使城市环境秩序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市民营造了一个环境整洁、秩序井然、文明和谐的新家园。

  注重释放“三大效应”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肇东将城市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注重发挥城建综合效应,促进城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释放品牌效应,扩大城市影响力。通过城市环境的美化、形象的优化,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树立崭新的城市形象,打造肇东的城市“品牌”,使更多的人关注了肇东、认知了肇东、走进了肇东。

  释放环境效应,增强城市吸引力。城市硬环境的日益改善,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善,这个市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加了对外埠客商的吸引力,打造了招商引资平台。近几年来,他们先后引进伊利30万吨液态奶、中粮15万吨酒精扩产、大庄园肉业加工、汇丰动物保健品、一品彩印等大项目86个,引进到位资金达81.7亿元。

  释放载体效应,发展城市生产力。城市建设的加强,城市功能的增强,助推了肇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去年,这个市实现财政收入8018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33元,在全省十强县中排名第三位,在东北十强县中排名第七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和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

  建宜居小区、和谐社区、现代新区、优美城区,一个投资与人居环境“双佳”城市在肇东正呈现在人们眼前。

 
作者: 邢浩 赵明库 张树林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