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走进都市亮“绝活”
http://suihua.dbw.cn   2008-04-21 14:34:38

  “奥运场馆‘鸟巢’和‘水立方’工程已经结束,我们20多人现在又到上海大东船务公司上班了,我所学的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压力容器焊在这里都派上了用场,这里的条件很好,每月工资3000多元……”

  笔者几经周折,电话联系到安达市进京务工农民刘永明,听到这位进过京、见过世面“农民蓝领”的介绍,笔者内心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近年来,安达市劳转办等单位不断加大农民工培训和有组织输出的力度,抓住打造高级“农民蓝领”这个关键不放松,通过实施精品化培训、科学化管理、组织化输出和品牌化运营,使更多的农民工实现了由力工型到技工型,由普通技工到高级技工的转变,一批批农民工怀揣着致富的希望,带着学来的各种“绝技”,走出乡村,走进都市,跨出国门,改变着身份,实现着致富的梦想。

  市场是培训的“指挥棒”。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安达市按照市场需求,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各类市场紧俏、工种特殊、科技含量高的专业。自2004年以来,共成立焊接、数控、电工电子、微机等各类办学机构21家。其中,焊接技校5家,每年培训焊工2600人左右,占全绥化市焊工培训总数的60%以上;计算机培训学校6家,年培训农民工1500多人;数控、电工电子、模具、钳工、铣工等专业培训学校一家。高科技培训学校占到了一半以上,对农民实行了订单式培训,每年定向培训“高级蓝领”近2000人,从2004年到现在共输出高级技工7000余人。新世纪培训基地与青岛高级技工学校联合开办了数控、电工电子、模具、钳工、铣工等专业,3年来已培训数控机床、模具和电工电子专业学员200人,已有140多人被安置在青岛海尔集团、海信公司等知名企业就业。龙宇焊接技校培养的焊接学员中有35人参加了北京奥运场馆“鸟巢”和“水立方”的建设,受到了工程监理公司的表扬;锦华、蓝光、光明焊接技校学员还向大连韩资企业STX、哈尔滨汽轮机厂、大连北海造船厂输送学员900多人。同时,向韩国、南非、也门、日本、俄罗斯等国输送焊工500多人。曙光、维玛、海科等微机学校与上海华拓数码有限公司、大庆石油学院、中科院、北京奥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等单位结成“对子”,每年输送计算机学员800多人。曙光微机学校培养的龚艳波、王玲等学员在上海交通银行升任为影像部主管;陈盼盼和宋非非、纪红等学员在珠海市华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由于工作勤奋,被评为2007年度的华拓之星。从2007年到现在,该校又有32名学员参与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数字化平台记录业务,共同树立了安达“农民蓝领”的良好形象。

 
作者: 李忠立 王洋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