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给神州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这巨大变化中,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言“富”的,以至改革开放之初,即使党的政策允许、鼓励先富,有些人确实也已先富起来,可很少有敢为风气之先者“冒富”,至于“露富”那就更不敢了,倒是都想“藏富”。我所认识的一位农民朋友就是这样,在改革开放之前,他偷偷地搞了一些家庭副业,结果,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待到改革开放之初,他积极响应党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在经营自己责任田的基础上,率先在全村搞起饲养奶牛、生猪、鸡鸭鹅等养殖业来,结果,很快成为当时全村的第一个“万元户”。可是,当县里要树立他为致富典型时,他却说啥也不当。他说:“我没挣那么多钱,我不够格,还是树别人吧!”其实,在当时,这种“藏富”的现象绝非个别,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人们长期吃惯了“大锅饭”,搞惯了“阶级斗争”,所以,尽管党和国家一再强调改革开放的政策多少年“不变”,可是,他们还是怕变,怕到时候“枪打出头鸟”,成为“复辟资本主义”的典型,遭到批判和打击。因此,人们的这种“藏富”心理,也是不难理解的。
然而,在30年之后,“藏富”已经不再是一种社会现象,相反,却有不少的人不仅敢于“冒富”,而且敢于“露富”。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露富”的目的,并非为了炫耀自己,而是在对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为了承担起“先富”带“后富”的社会责任。还是以我在前面说的那位农民朋友为例,近年来,他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并办了一个千头养猪场,终于成为全县依靠科学养猪致富的典型。每天前来参观的省内外有关方面的领导和养猪户不断,他不但丝毫不隐瞒自己的收入和富裕程度,而且免费为前来参观者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他说:“我是在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先富起来的,如今,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先富带后富,让大家实现共同富裕,全都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从“藏富”到“露富”的历史变迁,至少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确实未变,而人们的思想观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0年来的实践已经和正在证明,改革的大踏步前进是以思想观念的大改革、大解放为先导的。而在“富”上实现“零”的突破,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功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