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小麻雀”安家皇城根
http://suihua.dbw.cn   2008-04-03 10:03:04

  去北京“小麻雀”家过春节,住了40天,3月初才回来。

  “小麻雀”不是别人,就是我二儿子弘强。说他是“小麻雀”,是因为他18岁之前,没出过远门,没见过世面,就像一只在房前屋后活动的麻雀,既没有鸿鹄之雄心,也没有苍鹰之伟志。但是,改革的春风却搅得他躁动不安。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风暴愈刮愈烈,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微机热悄然兴起。读初中的弘强居然被这股热风给熏醉了,初中毕业就报考了技工学校微机专业。我向来支持孩子的个人选择,花几百元为他订了《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电脑报》、《电脑爱好者》等六七种报刊。他学习也很用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1994年,弘强技工学校毕业时,想干个体,不想找固定工作,我的心还着实犹豫了一番,最后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

  走出校门,他和同学搞过打字社,还到夜市烤过羊肉串,可那些生意显然不适合他,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一个新的机遇出现了,他只用了一分钟就做出了决定,就这样,他加入了南下打工的大潮中。

  1995年6月30日,再过两天就是他18岁的生日,他带着母亲给他的200元钱,背着母亲为他缝制的铺盖卷,带着母亲为他送行的肉包子的余香,奔往京城,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上北京,坐的是火车,但既不是卧铺,也不是硬座,而是行李车厢。

  进京后,他在一家公司干了几个月微机技术工作,因公司与另一公司合作,他就成了另一家公司的职员。新公司交给他的工作以他当时的稚嫩肩膀还挑不起来,他辞职了。

  在首都繁华的大街上,一个18岁的年轻人,举目无亲,吃住无着,显得是那样的孤独无助。他挪动着沉重的脚步,沿街寻找招工广告。幸好,遇见一个修复印机的师傅,缺个帮手,就把他收为徒弟,每月给500元工资。他用300元租了房,200元留作饭费,此时他真正品尝了捉襟见肘的滋味,他每天早晨买两个面包,边走边吃去上班,有时一天只吃两顿饭。

  学修复印机几个月后,他觉得这个行当不适合自己,就辞了这份工作,去中关村一家电脑公司就职。他读了3年计算机专业,去中关村发展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实践中使他体会到,要在中关村发展,必须继续深造。他来信让家里将计算机给他邮去,他边工作边学习,技术上有所提高。但是,经济上的窘境仍然没有改善。他又琢磨在业余时间开辟点财源。当时,微机的软驱是个常坏的部件,他就修起了软驱,市场维修一个15元,他只收10元。那段时间,他每天下班后,简单吃点饭就开始修理,直修到夜里十一二点钟。一个月修八九十个,经济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1997年的夏天,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刚刚崛起,机会很多。“小麻雀”毅然辞去了越来越重视他的公司,自己在中关村电子城租了一节柜台,开始了自己做主、独立经营的新生活。“小麻雀”毕竟是小麻雀,带着小地方的淳朴和敦厚,做生意讲究诚信,不欺诈。这样虽然挣不到大钱,但是,薄利多销也符合生意经的要求。常有回头客登门,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客户群。

  生意渐渐做大,自力难以支撑,恰巧他的女同学爱华正在找工作,他就请她来一起做生意。在一起时间长了,他们产生了感情。当弘强把这件事告诉我们后,我们觉得孩子已经大了,该谈婚论嫁了。

  婚后他们离开了简易的出租屋,租了一处一居室的楼房。这时,房地产业的改革正热火朝天,按揭贷款购房在北京激流涌动,他又抓住了这次机遇。2001年底,他们在海淀区以每平方米4180元的价格,贷款买了一处87平方米的楼房,每月要交房贷2000多元。现在这里房价已经涨到每平方米1万多元。

  2003年,他又买了台二手车,理由是“时间就是金钱”。2

  005年,他们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公司。雇佣了会计、司机、业务员。去年卖掉旧车又买了新车。

  如今,我可爱的孙女也已经6岁了。看着他们幸福的一家,我很欣慰。

  每当我们谈到这些年的变化时,他总是感慨地说,都是国家政策好,改革的形势好,给了他创业的机遇。

  是的,是改革的东风将“小麻雀”吹进了京城,使他在皇城根筑巢立业。

 
作者: 张同国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