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3月19日电3月9日,明水县通达镇友爱村在张春祥家能容纳80人的宴席厅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宴会”。十里八村的农民赶来“品尝”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专家做的一顿“科技大餐”。
10时,当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专家王振龙走进宴席厅时,村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望着农民们一张张渴望的笑脸,王振龙没顾上喝一口水就打开了手提电脑,安装好了投影机。王振龙首先讲解绿色环保新技术———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
“土地的板结主要是肥料用量过大,如何让庄稼既提高产量,又可避免这种普遍存在的现状发生呢?通过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促使作物提高光合速率,既高产又可使土地耕暄。农民的投入降低,这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王振龙的一席话让在座的多年侍弄庄稼的“老把式”们顿觉新鲜,这种新耕作模式让他们开了眼。
王振龙通过一个个对比的画面讲起运用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的危害,那氏778诱导剂是由上百种野生植物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粉剂,具有抗逆、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六大特征。使用那氏778诱导剂可使化肥减少一半以上,不施用农药,同时可增产15%以上,亩增加收入100元左右。
王振龙同农民们算了一笔细账:通过实验对比,证明应用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那氏778诱导剂”进行拌种,每亩底肥减半,玉米不用追肥,在苗期喷施两遍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那氏778诱导剂”,亩成本只用20元,仅玉米追肥就节省60元以上,秋后亩可增产20%。
随后,王振龙讲授了通过“那氏778诱导剂”这种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可促使作物提高光合速率,既可高产又可使土地耕暄,农民的投入降低,使用省肥、省种、省药。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听课的农民不住地点头。
从明水镇保卫村起大早赶来的农民李树吉说:“种地懂不懂科学、用不用科学那可大不一样。”李树吉去年种植60亩玉米、30亩大豆是用那氏778技术,玉米亩产325公斤,与过去按习惯种地相比,每亩多收入100多元。
据这次自掏腰包请专家讲课的农民张春祥讲,由于条件有限,听课的农民又多,联系不到能容纳上百人的会议室,就用了农村办事用的宴席厅办讲座,让农民在这儿品尝了一顿“科技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