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3月17日电3月12日,记者从我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通报会上获悉,去年我市消费者投诉呈现五大热点。
去年,全市消协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845件,投诉总量比上一年下降2.49%;结案835件,解决率为98.8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8万余元,消协接待消费者咨询5200余人次。服装鞋帽居投诉总量的首位。去年,全市共受理服装鞋帽类投诉144件,占投诉总量的17.04%。
服装鞋帽投诉主要集中在质量方面。服装存在褪色、起球、开线等问题,鞋类商品存在开胶、断底、掉漆、坏拉锁等质量问题;部分服装鞋帽商品在“三包”期内不履行“三包”义务;部分商品还存在没有厂名、厂址、产品合格证等“三无”问题。
手机投诉居高不下。去年,手机投诉共98件,占投诉总量的11.60%。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销商在手机的进货渠道上大做文章,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水货代替行货,翻新手机代替正品手机;虚构宣传内容多,误导消费者;一些经销商不认真履行“三包”规定,不给消费者开具发票,不填写保修卡,逃避“三包”义务;维修服务不到位。
食品投诉仍很突出,质量、卫生仍是重点。去年,食品质量和卫生的投诉97件,占投诉总量的11.47%。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有的生产者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合格甚至过期霉变的原料;有的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标注不清;个别经营者出售过期变质食品;有些现场制作销售的食品,卫生条件很差;有的袋装儿童食品,裸露玩具、画片直接接触食品,造成污染;有些农贸市场现场宰杀出售禽肉,未经过任何检疫;有些饭店的卫生较差,就餐者经常吃出异物。
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现象依然存在。去年,受理农用生产资料投诉89件,占投诉总量的10.53%。主要问题是一些不法商贩投机钻营,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和配件,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有的生产厂家在种子、农药、化肥使用说明书上含糊其辞、夸大宣传,何种土壤、气候不适宜使用该产品不做明确说明,误导消费者;有的农民不到正规专营部门购买农资产品,也不知道向经销商索取购货凭证,一旦出现问题束手无策。
美容投诉有增无减。去年,关于美容的投诉有47件,占投诉总量的6.56%。美容医术的滥行,酿成了很多美容事故,使受害者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主要问题是有的美容院为了高额利润,不顾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使用劣质化妆品,给美容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多数化妆品和药霜在使用前应做皮肤过敏实验,而有的美容院在为消费者做美容时根本不做过敏实验,对过敏性皮肤的消费者极容易造成伤害;没有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院,擅自开展医疗美容业务,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