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走进双发看变化
http://suihua.dbw.cn   2008-03-12 10:07:15

  东北网绥化3月12日电3月7日,迎着初春的暖阳,记者一行来到明水县双兴乡双发村。一条条宽广的白色路面,一栋栋整洁的红砖房舍,处处彰显新农村的和美富裕的画面。

  这两年,双发村围绕市场调结构,围绕优势搞突破,构筑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化格局,农民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人均收入3300多元。

  来到“鹅毛屯”关家屯,正赶上这个屯鹅毛经济协会会长张勇和协会会员们研究收购鹅毛的事儿。张勇高兴地说:“去年全屯收购鹅毛收入60多万元,户均收入1.5万元。”

  据介绍,关家屯搞鹅毛收购贩运是村民刘志忠牵头搞起来的。刚开始,年效益在1.2万元左右。在他的影响下,村民也效仿陆续搞起了鹅毛经销,但由于松散经营,效益和规模都不大。2006年冬季,村党支部鼓励张勇组建了鹅毛经济协会,协会向市场靠近,村民向协会靠拢,全屯47户都参加了协会,15台自行车、18台摩托车、4台机动车组团在周边乡村和外市县收购。协会统一收购标准、统一销售,保证了收购数量、质量和效益。

  双发屯是远近闻名的牲畜贩运屯,2004年,村民于国臣创办了牛羊生产协会,协会融贩运、舍饲为一体,改变了过去弟兄10人单独松散经营的历史。去年,全屯参与牛羊协会的农民达134人,79台车辆从事牲畜贩运,全屯年收入达182万元,户均增收1.5万元。现在,全屯养殖黄牛20头以上的大户达27户,全屯家家饲养生猪,多的70多头,户均养殖生猪15头,大牲畜贩运和养殖业收入全屯达285万元,成为富民的强项优势产业。

  种植经营是李方屯农民热衷的产业。农业精英、种田能手、田秀才聚集,他们发挥这一优势,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在种植上推广良种良法,保证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在村民高国家炕上正摆放着玉米种植催芽试验盆,今年他种植80亩玉米,全是优质品种,利用这个时间他给种子做试验对比。李方屯在经营规模上,不但在本屯土地上打主意,精耕细作,高产攻关,还把目光投向了异地他乡,全屯有21名农民到大庆、邻近乡镇开发种地。据不完全统计,李方屯农民每年在外承包土地2000多亩,增收60多万元。

  刘家屯是双发村最小的屯,全屯29户人家有26户32人从事小杂粮购销,村民冯显才创办了小杂粮贩运协会。协会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年增收46.8万元,户均收入1.8万元。乡村采风P

 
作者: 孙常凤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