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绥化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张亚芝
在绥化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或病房,人们总能看到一位中等身材、偏瘦、戴着眼镜的中年女医生,一边和颜悦色地和患儿家属嘘寒问暖,一边“宝宝”地叫着为患儿查病。她就是医院的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张亚芝。
张亚芝爱孩子,她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她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儿科医生多是接触哭哭闹闹、屎屎尿尿的孩子。她已记不得多少次被尿湿白服,她没有抱怨,没有牢骚,把工作的辛苦视为付出后的快乐。
26年前,张亚芝上班第一个除夕之夜,正赶上她值班,一个重症肺炎患儿因痰阻窒息,突然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生命垂危!来不及启用吸痰器,没有犹豫的时间,她对着患儿的嘴吸了起来,一口,二口,三口……痰终于被吸了出来,孩子逐渐恢复了呼吸,患儿转危为安。患儿的母亲含着眼泪激动地说:“大夫,您是我孩子的再生父母,大年三十是孩子的第二个生日,孩子还小,不会说话,我替孩子叫您一声‘妈妈’!”
她的工作日程表里从来就没有休息二字,只要患者需要,她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一天夜晚,忙碌了一天的她疲惫地睡着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她叫醒,急诊科有急诊患儿需立即会诊。她二话没说,抓起一件衣服就赶往医院。一名男孩因院外静点输液反应,处于抽搐状态,情况十分危急。她和急诊科医护人员一起投入紧张的抢救中。患儿抽搐缓解后,需转儿科专业病房进一步救治,她就双手抱起患儿转二楼上四楼,生怕再发生抽搐引起意外,直到凌晨两点,患儿终于脱离危险。患儿家长握住她的双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多少年来,遇到经济有困难的患儿家长,交费用押金不够时,她就主动出钱垫付,听说患儿想吃什么特殊的食物时,她就亲手做好,拿给患儿吃。有一个叫杨静的农村女孩,因有机磷中毒被奶奶送到医院抢救,当她得知小杨静没有父母,和奶奶相依为命时,顿生怜爱,回到家中也不忘打电话询问孩子病情的变化。因为患儿的中毒症状反复发作,患儿奶奶非常焦急,她拿出200元,硬是塞到张亚芝的手中,求她一定救好孙女。不管怎样回绝,老人执意不肯收回,她把接到的钱为孩子交了住院押金。当患儿治愈出院时,患儿奶奶才得知此事,老人流着眼泪说:“您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大夫!”
张亚芝深知,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有高超的医术。为此,齐齐哈尔医学院毕业的她曾两度赴哈医大和北京医院进修学习,业务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在儿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她39岁时参加了全国统一成人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牡丹江医学院专升本班,并于2003年顺利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她不断钻研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获市级科技进步成果奖4项。1997年,通过省专业理论答辩考试,以拔尖人才破格晋升为儿科副主任医师,2004年再次通过省专业理论答辩考试晋升为儿科主任医师。自1996年起一直担任儿科主任职务至今。由于她勤奋好学,贡献卓著,2002年被绥化市总工会授予“女职工学习成才标兵”,2004年被黑龙江省总工会授予“先进女职工”光荣称号。2006年被绥化市委、市政府授予“绥化市首届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