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畜牧兴 日子甜
http://suihua.dbw.cn   2008-03-06 08:05:00

  2月26日,伴着初春柔和的阳光,记者一行来到了安达市升平镇幸福村。

  走在小村平整的道路上,几乎是满眼的砖房。

  在三屯的孟广明家,新盖三间大砖房和老三间砖房并排着,宽敞的院落里散放着30多只种鹅。侧边的猪舍里,两头母猪领着20多个小猪崽在玩耍。61岁的老孟是河南人,掐指一算,65亩地收入近两万块,养殖收入也在万元以上。老孟笑着说,供个大学生没有问题。

  在二屯,去年养鹅3000只挣了9万元的王喜臣,今年改养鸡3000多只,雇个工人一天还给20元。儿子在外地给养殖大户打工,学到技术后回家养鸡。今年,他花9.7万元买了一台玉米收割机,家里还有北京农用车和小四轮。他说准备扩大规模,就是资金有点问题。村党支部书记付喜军说:“这没有问题,这两天咱们坐下来研究一下,村里帮你解决贷款问题。”

  在七屯屯长于文海家,老于和老伴正在看电视。彩电是新买的,冰箱在西屋摆着。刚坐下不久,老于的老伴就炒好了瓜子,大家边吃边聊。老于养7头猪,每年养鹅在200只以上。老于正在算着收成,村民崔学成来取养牛经。老崔刚从大庆花1.2万元买回一头成母牛,还有20天就下犊了。

  老崔说这是托村干部和亲属买的,能产奶七八十斤。付喜军说,奶价上来了,大家得改进品种,买好牛多出奶,经济效益更高。

  在四十出头的霍友山家,记者看到120米宽的敞牛棚在全屯最大,14头成母牛整齐地排在一侧。记者问另一侧是否也打算买牛,回答是肯定的。他说资金不太足,也想过贷款,暂时手头还够,过两天和村里商量贷点款。

  付喜军说,幸福村里这样的养殖户很多,目前村里养牛500头以上,养鹅几十万只,猪的出栏太快,还没有统计。

  看到农民有种植玉米的习惯,剩余秸秆闲置不用,老付和班子成员商量后认为,小村的发展不能仅仅靠传统的种植业,还应利用特殊的盐碱地和草原,大力发展养殖业,走“种养并举,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富民兴村之路。

  去年,经过争取从市里引进一个收奶企业。新奶站坐落在七屯,投资近30万元,土地是由村里提供的。

  记者看到,中午时分许多养殖户纷纷赶着奶牛,到奶站统一挤奶,而奶则直接由奶站收购。宽敞的奶站里,奶牛进来后自己就找位置,秩序井然,也很干净。

  奶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夏天旺季时每天有80多头牛排队挤奶,场面挺壮观,一天能收奶1吨半左右,现在淡季能收900公斤奶。

  去年,为了扶持养殖户,幸福村协调金融部门给养殖户贷款200多万元。今年经过摸底后,还要加大力度。老付信心十足,他和班子成员决心把小村的畜牧业做大,让牛羊遍地、鹅猪成群,让畜牧业成为真正的富民兴村产业。

 
作者: 王洋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