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斌,从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到教育战线上的精英,工作中,殚精竭力。生活中,7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料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教育尚未成年的女儿,用无言的真情抒写出人间感人的爱。他本人先后荣获市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先进个人,北林区优秀人才,北林区特等劳动模范,北林区建设和谐社会道德模范标兵等荣耀称号。
1987年,孙永斌被分配到绥化六中工作,同年9月,他和雷疑小学的陶涉杰老师喜结连理。2002年3月31日,不幸降临了这个家中,时任五年三班班主任的陶老师因劳累过度而突发脑溢血,倒在全市青少年风筝大赛的赛场上。
经过手术,两天后陶老师醒过来了,命是保住了,但人却瘫痪在床上,生活从此不能自理了。面对这突出其来的打击,痛苦的孙永斌心里更加清楚,不能在女儿和亲友面前表现过多的悲伤,这个家得靠他支撑。从这以后,孙永斌一边照顾留在后遗症的爱人,一边坚持学校的工作,一边关注女儿的学习。
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搬了出了楼房在学校附近租住了平房,这样便于照顾爱人,能领着爱人多进行行走锻炼,并请来了专职保姆来照看爱人。7年的寒来暑往保姆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孙永斌每天早6点钟给爱人量血压的习惯没有变,每天领着爱人在院子里或屋内锻炼的习惯没有变。他天天去买菜,自己或让保姆做爱人喜欢吃的菜,每天早6点给爱人做腿部按摩后爱人才能起床……同事和朋友们感动了,爱人的亲属更是感动不已,他妻弟常说的一句话说是“大姐夫对我姐太好了,他太难得了!”
在他精心的照料下,爱人天天都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始终保持着正常血压,再没犯过一次病。陶老师逢从便说“他对我真是十分好,我很知足,下辈了我还做她的媳妇。”
2002年,在新华乡孙永斌大姐家住的老父亲突然瘫痪不能自理。从此,孙永斌更忙了,一边是学校的教学工作,一边是两个患病的家庭。他每周都会风雨无阻地回乡看望父亲,给大姐家带去生活用品,常备药物。大姐家的大事小情都亲自过问:孩子结婚了,他主持操力;孩子闹矛盾了,不管是什么时间,都要去调解;兄弟姐妹谁家遇到困难,他都去帮助解决……2007年8月,他的老父亲带着欣慰离开了人世。每逢假日,孙永斌都要带着女儿主动去大姐家帮助干农活;中秋节,父女带上礼品、酒菜到姐姐家吃午饭,晚上再回自己家团圆。在他们这个大家庭里,孙永斌是顶梁柱,他做到了兄弟姐妹的情,对父母的孝,对爱人的忠。
如今听孙永斌几乎是每天7点前到校,初四学生离校后才下班。辛勤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考升学率农年攀升。学校也连续五年被评为北林区教育办学先进单位、北林区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北林区科研工作先进学校、绥化市科研科普先进集体、绥化市教育办学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地方课程实验先进学校,黑龙江省初中一类学校。
提起这些荣誉时,孙永斌只是淡淡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谁家遇到这样的事,都会和我一样,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一起付出换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