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第八届元宵节艺术花灯展及焰火晚会侧记
2月21日,戊子年的元宵节。
在这个世代相传的民俗大节里,绥化城乡张灯结彩,人们观花灯、放焰火、扭秧歌、吃元宵,与全国人民一道尽情投身这场民族狂欢。
近些年,市委、市政府年年都要举办元宵灯展和焰火晚会。今年已是第八届了。经过紧张的筹备,2008年第八届元宵节艺术花灯展览于元宵节前一天就向市民开放了。中省直单位、市直单位以及我市一些知名企业踊跃参展,60盏精美花灯竞相绽放在中直广安街至广盛街两侧,它们仿佛一颗颗流光溢彩的宝石,把节日里的绥化城装扮得绚丽多姿。
年年办灯展,年年有新意!据文化局有关人士介绍,今年灯展旨在通过花灯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宣传展示独具特色的寒地黑土文化以及各行各业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以此激励全市人民振奋精神,共创大业,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的新绥化做出新贡献。
夜色降临,花灯吐艳泄春色;一年初望,细雪霏霏兆丰年。紧张工作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放松下来,在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合家走出户外,或观灯赏花,或起舞狂欢,把美好的生活和节日的欢庆通通融入一个“闹”字。
元宵一“闹”是花灯。本届灯展集传统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把声、光现代科技运用于传统花灯艺术之中,声色相映,千姿百态,五光十色,营造了雅俗共赏、生动活泼的花灯世界,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道丰盛且别具风格的文化大餐。“金童抱鲤鱼”、“稻谷翻金波”的剪纸灯笼完美地展现了寒地黑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形态各异的福娃灯组,突出了“北京奥运”的主题;反映2007年中国航天新成就的灯组———“嫦娥奔月”,把古代的嫦娥奔月和现代“嫦娥”奔月融为一体,让人们在赏花灯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中国在航天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龙凤呈祥”、“玉鼠闹春”等灯组做工精细,构思巧妙;“关爱地球”、“热电联产”等灯组彰显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绥化的时代主题。
元宵二“闹”是焰火。从晚6时30分起,市区及中省市直单位和各大商家纷纷以深邃的夜空为舞台,展开了焰火大赛。这边“天女散花”刚刚拂袖去,那边又漫天下起了“七色雨”……一束束焰火恣意绽放,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天上人间!人们扶老携幼,摩肩接踵,徜徉在这欢乐的海洋里,观赏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良辰美景,欢天喜地。满街身着各式时装的红男绿女更“笑语盈盈香满路”,似与那天上的焰火也有一拼,拼一拼谁更靓,谁更美,谁更流光溢彩。
元宵三“闹”是秧歌。你看,大姑娘、小媳妇、老人家、小孩子,身着彩裳,就着鼓点,腰肢扭得像风中的柳枝一样狂浪、豪放。在这一刻,人们无须舞台,无须灯光,只要一块小小的空地,就可以挥舞团扇、耍起红帕;扬起喉咙,吹响琐呐。高亢的琐呐声和着激昂的锣鼓声,穿梭在冬日的风里,在纵巷横街释放开去,引来一波又一波人群观看助威。
正月十五“闹元宵”,在这不老的年俗里,人们是痛痛快快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一次自己,做了一回生活和快乐的主角。
在这欢乐的喧嚣中,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