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安达市经济社会发展传来许多喜讯:实现了市域经济增速、地方工业增长、城乡居民增收“三个最快”,项目建设层次、农业产业结构、财力支持比重发生了“三个根本转变”,城乡发展后劲、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基层组织落实能力、科学发展保障水平“四个明显提升”,干部群众共享发展实惠最多……
项目建设敢为人先。扶持和推进红星集团、迪龙制药和中盟龙新公司等重点骨干创税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市场开拓和满负荷生产,加快贝因美乳业一期、神农神宇复合肥和红星奶酪等项目的投产达效,加大贝因美乳业二期、中盟龙新公司5万吨MMA以及乾瀚泰铭公司年产1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一批续建及新引进项目的建设力度,保持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2007年,全市新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23.2亿元,同比增长13.8%,利税实现8.5亿元,同比增长5.1%。
2007年,安达市实现了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大招商向招大商、招商服务向招商管理的根本转变,引进石化加工、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各类实体财源项目,形成了大中小项目齐上并举的良好态势。全市共引进合同资金19.6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58亿元;引进项目82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3000万元以上大项目18个。哈大齐工业走廊安达开发区工业企业集群已初见雏形,入区项目已达30个,总投资37亿元,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税金2.6亿元,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全市GDP实现92.9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2亿元,同比增长2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48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35.8元,同比增长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3亿元,同比增长6.1%。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8.89亿元的101.24%,同比增长15.7%,增收1.22亿元。
新农村建设“农”头腾飞。安达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产业富村,科技活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和谐兴村,民主治村”六大措施,以产业化为主攻方向,整村整乡推进,全市蔬菜、青贮等农业主导产业面积累计近42万亩,占到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4。其中蔬菜面积发展到30万亩,A级绿色食品蔬菜2万亩,无公害蔬菜23万亩,产品认证数量达到50个,构筑了11个蔬菜专业一品村。基地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奶牛存栏达12.8万头。小区入栏奶牛达到7000头,全市奶牛万头乡达到4个,千头村35个,百头场56个。全市机械化榨奶站发展到89个。发展规模养殖户2690户,新建龙头企业16户,新建专业村62个,发展专业协会83个,市域特色农业格局基本形成。
去年,安达市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全力抓好百件实事的推进和落实。全市输转劳务10.5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86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70人,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农村教师工资全部上划市财政,实现了全市教育工资同步足额发放,彻底解除了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适龄青少年入学率接近100%。目前,该市低保标准已由每人每月104元增加到145元,城市低保户扩面到5592户9560人,农村低保户扩面到6485户14656人。筹措资金2400万元,解决了1999年参险企业拖欠养老金问题。全面推进了社保扩面,新增参保人员1092人,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4984万元。全面启动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工作,登记参保人数达24.9万人,参合率达91%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