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农区工业化建设启示录
近几年,青冈县借助招商引资之力加快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农区“长出”了工业群。玉米、林木、生猪、万寿菊、杂粮等农村主导产业孕育出新型工业化之路,农区工业化推动了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壮大了县域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
截至2007年末,青冈县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创利税占新口径工业利税的85%以上。新型工业经济为全县创造4000多个产业岗位,拉动了物流、建筑、饮食服务等相关产业配套发展。
青冈农区工业化蓬勃发展,带来如是启示:
启示之一:建设培育龙头企业,使其成长为拉动产业健康发育的强引擎,农产品加工业才能做出精深文章。一个强有力的产业龙头,催生出产业发展的连锁效应:产业增值、经济的竞争力增强、农民增收。农业的原生态经过工业淬炼,从弱质长成“铁杆庄稼”。1990年引进山东诸城兴贸公司投资兴建了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青冈的玉米加工业不断做强做大。从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到玉米油、麦芽糖浆、谷氨酸,3大系列24种产品。一期投产,二期又建成,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年加工玉米能力达到100万吨,成为亚洲单厂最大的玉米加工企业。有了龙凤,青冈县乃至周边县(市)的玉米成了香饽饽,身价是“驴打滚”式上涨。2007年,玉米棒的收购价达到每公斤0.80元,玉米粒每公斤达到一元二三角钱。仅玉米一项,农民去年就增收三四千万元。玉米产业,正把青冈堆成“玉米工业城”。
启示之二:围绕产业龙头建强做大育壮产业的“第一车间”,农区工业化与新农村触动了经济建设的共振点:城乡携手在产业培育的轨道上统筹前行,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现代农业把繁荣新农村经济带入一个工业化的发展空间。万寿菊,近几年青冈县农村兴起的新种植业,是个“飘香的产业”。从德胜乡万寿菊加工厂起步,青冈县万寿菊加工厂发展到五六家,都建在乡村屯,直接与万寿菊种植基地接轨。一般年景种植面积在二三万亩,最多时近5万亩。中和镇四排六村在两年内建了两个加工厂,引来大庆客商,村集体和村民入股经营,很有活力。农民种1亩万寿菊,纯效益在500元左右。为了方便农民收花送花,青冈县利用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的有利契机,优先发展了德胜、永丰、兴华、建设、中和等万寿菊主产乡镇的公路事业,便利了经济发展,也改变了农村环境。万寿菊加工厂还为农民转移就业创造了产业岗位。
启示之三:农区工业化在产业化的基础上提升了产业发展的档次,带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工人,产业料理的熟练度和精细化程度随之提高,劳动力的效能得到最大化释放。2006年,四川长林集团来了,在青冈建设了黏玉米和生猪加工企业。以芦河镇拥军村为主,1万亩耕地“反租倒包”,农民成为黏玉米种植、加工的产业工人。据青冈长林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谢德兴介绍,黏玉米收购、加工季节,有1000多名农民到企业务工,收购的、加工的,日薪四五十元,最高时80元,最多日用工1400多人,公司成了“农民工场”。按穗取酬,计效工资,很有激励性。一个生产季节结束,除了土地转让收益,一名农民工务工收入还有四五千元。这种离土不离乡或不离土不离乡式的产业规模经营,造就了一大批熟练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工人,产业料理的水平随之提高。据介绍,全县有6万多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长林集团等企业龙头与农户联袂上演了工农优势嫁接的经营活剧,也提高了劳动力效益。据说,2007年农民工人日劳动报酬要比往年高出40%左右,还在看涨。
启示之四:放大产业集群,建立产业发展的主体功能区,增强产业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效能,产业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速度和专业化市场的运营水平。青冈是平原造林大县,有林面积62万亩,林木蓄积量136万立方米。近几年,以富森木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大小小的林木加工企业四五十家,年加工林材两万立方米左右。县委、县政府从建设“中国北方单板生产基地核心区”的战略目标起步,在临县城很近的柞岗乡辟建了木材加工小区。到“十一五”期末,全县林木生产加工产值达到120亿元。小区分AB两个区域,A区8个加工单元,B区6个加工单元和1个物流园区,总规划面积13万平方米,可吸引14户木材加工企业入驻。通过拍卖50年使用权,入区企业只需二三百万元投入。据林业局负责人介绍,现在已全部有业主入驻,每户加工能力都在5000株以上,小区年加工能力达到8万株。年可加工磨光板、复合板三四万包。木材加工小区,将拉动县内及周边县份木业的快速发展。小区也使柞岗乡的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化木材经销市场同步推进。
启示之五:农区工业化建设,需要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和供应商配套运营。协会或中介公司为企业与农户的合同化供需“埋单”,农合组织或种养大户、公司为产业发展增加抵御市场风险的指数。成熟的产业在规范化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孕育出诚信的市场。
长林集团的生猪加工项目设计能力年加工80万头,青冈县年生猪出栏近30万头。从今年起,青冈县将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扶植像创业种猪场这样的养殖龙头,带动养殖规模扩大。青冈产的葵花仁是打入欧盟市场的有机食品,也是绥化市仅有的被认证的有机食品。去年全县种植12万亩,产量1万吨左右,赛美公司用料占70%。据企业负责人讲,按市场需求量来说,企业还有加工和利润空间。近两年,青冈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出了协会加基地、公司加农户等模式,建设乡新合村瓜菜制种协会组织农民制种2000亩,瑞雪公司与58户农民以股份制形式经营1200亩土地,按股分红。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规模经营形式,不仅收益提高,产业的成熟度和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也大幅攀升。据县农委的一位负责人说,通过有效形式进行就业适度规模经营,是青冈县农区工业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工农利益连结机制问题,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农区工业化建设,青冈制造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青冈正在破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