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农业新闻 正文
北林154名农民领国家级技能鉴定证
http://suihua.dbw.cn   2008-01-15 13:34:41

  东北网绥化1月15日电1月8日上午,绥化军供大厦五楼会议室里挤满了来自北林区参加科普之冬培训的300多名农民。在这些农民中有154名农民高兴地领取了国家农业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农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169人领取了北林区农民技术员证书。五营乡前五村农民王宝奎手捧“两证”喜上眉梢,他说:“近年来,我连续参加了区农业部门组织的科技培训,丰富了自己的头脑,增长了知识,通过考试,获得了资格,今年领到了‘两证’,不但是我努力学习的结果,这份收获也是我身份的象征,现在我是有技术职称的农民,我把学到的科技知识讲给农民听更有说服力了。”

  现代农业是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首要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内容就是以现代科技改造农业、以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个区针对实际现状,综合分析农业现代化水平,他们感到,虽然在园区建设、标准化生产和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但是农民整体科技素质不高、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等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为此,去年7月份至8月份,这个区开展了“科技之夏”活动。借助“科技之夏”活动月之机,开展了农民农技推广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培训期间,由区政府出资,区农委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办,聘请高端专家,分别对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栽培技术进行专题培训。

  这个区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注重长效性。他们精心挑选科技意识强、有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影响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线农民科技骨干参加,使他们真正成为能够扎根基层、长期发挥效应的乡土科技人才群体。

  这个区在培训方式上,注重专业性和实效性。他们本着种啥学啥、种啥研究啥的原则,共分水稻、大豆、玉米3批次办班,实现分期分批专题培训,并采取集中授课,互动研讨,深入田间实地学习、实践的方式进行,针对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学员与专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切实提高了培训效果。

  这个区在师资聘请上,注重权威性和实践性。他们聘请了省专业领域的领头人,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传真经、教实招的高人。同时,他们还选择了多年在农业生产中摸爬滚打、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种地高手———秦家镇种田示范户张悦等名人,讲授自己积累的宝贵经验。

  这个区共有253人参加了培训,有154人经考试合格,获得了国家级农民职业技术鉴定证书,有169人获得了北林区农民技术员证书。去年,王宝奎家种植水稻39亩,给水稻掸药都是在中午,培训班专家讲中午天气炎热,农药挥发快,药效不好。回村后,王宝奎马上改为早、晚掸药,并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农民,附近村民纷纷效仿。秋收后,王宝奎种植的水稻产量达1万公斤。东兴办事处红旗管理区农民蔡兴权参加“科技之夏”培训后感慨地说:“种了一辈子地,可这地却越来越不会种了,老经验赶不上新知识。”回到家,他立即对大豆进行科学的叶面追肥,并用专家教的“趟一犁”方法进行抗旱,缓解了旱情。蔡兴权把这一实用技术讲给农民,在他的指导下,有30多户大豆种植户采用此方法进行田间管理,在夏季干旱的情况下,作物长势良好。这次来补脑,蔡兴权说:“参加科技培训,不但学到技术,这不,还拿到学历文凭,成为一名农民技术员,做新型农民的滋味就是不一样!”

 
作者: 潘璇 苗潆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