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月11日电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确定了“产业化兴市、工业化富市”发展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去年前3季度,全市县域生产总值实现236.5亿元,增长11.4%;县域全口径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实现15.7亿元和7.4亿元,分别增长12.7%和15.4%;固定资产投资61.3亿元,增长36.4%;工业增加值实现33亿元,增长14.6%;利税实现11.8亿元,增长9.4%。
立足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域经济。目前,全市业已形成了优势比较明显的玉米、乳品、大豆、水稻、生猪、肉牛、肉羊、大鹅、马铃薯、酒饮、烟草等10大产业链。各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74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22家,年加工转化农产品700多万吨,其中粮食转化能力660万吨,转化率78%,带动种植业标准化板块基地面积1250万亩、畜禽饲养总量8685万头(只),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农户65万户,户均增收900多元。青冈玉米产业的产值和利税已占到工业总产值和利税的80%以上,肇东、安达的乳品工业和望奎的肉类加工业产值和利税占到工业的30%以上。
立足打造寒地黑土绿色特色品牌发展县域经济。打特色牌、走特色路是我市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策略,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我市以寒地黑土品牌为代表的绿色食品经济总量明显扩张。目前全市经国家认证的A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1300万亩,居全国地级首位,种养业基本实现了无害化生产。已有104家产业化龙头企业、138个产品使用寒地黑土证明商标,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年加工转化能力达540万吨,是2003年的2倍。寒地黑土品牌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利税达到8亿多元。
立足招商引资上大项目发展县域经济。自2002年实施项目开发战略以来,我市开工建设投资超千万元项目482个,超亿元68个,建成投产项目324个,分别是“九五”期间的4倍、6倍和5倍。引来的中粮集团、内蒙古伊利、山东诸城外贸、温州环宇、南京雨润、北大荒肉业、大连金信、香港国年、杭州贝因美、山东嵩天、广东天农等30多个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已经成为各县(市)区的立县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