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情洒乡间校园
http://suihua.dbw.cn   2008-01-11 09:20:14

  ——绥化学院大学生庆安支教纪实

  1月8日早8点,在庆安县发展乡丰田中学校门口,即将返回校园的6名绥化学院支教大学生正在与他们的学生告别。虽然气温零下20多度,泪水却挂满了大学生和中学生的脸庞,每个人的心中都弥漫着浓浓的不舍与感伤。一颗颗祝福的心,一句句惜别的话语,温暖了北国的寒冬。他们互相拥抱、互相叮嘱……这一人间真情流露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流下了热泪。

  庆安县作为全省第一批受支教帮助的4个县(区)之一,去年8月27日,绥化学院选派28名优秀大学生支援这个县农村10个边远乡镇学校。短短的一个学期,28名优秀大学生学习刻苦,工作钻研,成绩优异,圆满而又出色地完成了支教任务,为庆安农村教育发展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与所教的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架起了绥化学院和庆安教育的友谊桥梁。

  这个县受援学校都地处农村边远乡镇,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交通条件都比较差。可是所有的支教大学生不提任何要求,不叫苦,不叫累,不讲代价,不讲条件,坚持克服各种困难,很快投入到忙碌的教学生活中。2004届俄本2班孙雨秋同学来到大罗镇中学后,学校安排她任初三学年的班主任,她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每天早晨她总是第一个来到班级,不辞辛劳地打扫班级卫生,为学生们升起小火炉,让学生们一进入教室就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晚上她还为住宿生补课辅导,总是忙碌到深夜。

  大学生们来到学校就主动请战,及时变换角色,积极投身工作。他们主动听老教师讲课,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主动参与评课,畅谈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课余时间主动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2005届数本1班王德昌同学支教新民中学,他接任的是八年级一个班的数学和七年级一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接任后他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从中吸取精华,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能力,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了翔实的学期计划和目标,很快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们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期末考试中所教学科的考试成绩超过了同年级的老教师。

  这次来支教的大学生顶岗顶编实习,弥补了庆安县边远农村乡镇师资不足的问题,解了燃眉之急,填补了音体美等学科空白,充实了物理、化学、俄语等学科,减轻了学校负担,有效地改善了农村边远乡镇的师资结构。建民中学由于没有专业教师,一直没开设美术和艺术课,于是选择了学习美术和艺术的韩涛、黄静两位大学生支教。来到学校后,两位大学生开辟第二课堂,从基础开始教,使孩子们逐步掌握了基本的绘画和乐理,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节日里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比赛,举办画展、演唱会,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生动活泼。

  在支教过程中,绥化学院与庆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庆安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援。院领导多次来到庆安,看望、慰问支教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先后为庆安县乡镇中学捐赠了总价值近40万元的教学设施和设备。绥化学院庄严院长告诉笔者,这次支教活动取得了双赢。大学生支教缓解了乡村中学师资短缺,为学校带来了课改新理念,教学新方法,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上带动了学校全体教师:大学生们得到了实践教学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他同时表示,学院将不定期为农村教师免费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据悉,全省支教行动将进一步延伸,全省10所师范类院校将要学习推广绥化学院这一好做法,一个学期一轮换,并长期延续下去。

 
作者: 孙向阳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