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民祥村四大协会助推经济发展
http://suihua.dbw.cn   2008-01-10 08:48:31

  东北网绥化1月10日电北林区张维镇民祥村形成了粮食运输、粮食装卸、粮食收购、农机四大协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前许文店屯,当地农民梁庆春对笔者讲:“过去我们这里翻地,都是些小四轮,地翻得不深,效果不好,可价格却不低。现在有了刘路峰、赵有义的农机合作社,地翻好了,一公顷地减少成本30多元。”民祥村的刘路峰过去是一个农机大户,家里有大型农机具,为了给更多的农户带来效益,他联合了赵有义等人成立了农机合作社,现有大型机车6台,为全村2万多亩耕地提供深翻服务。刘路峰告诉笔者:“我们为村民服务,家里有没有钱,我们都给翻地。”李春林是前许文店屯的农户,家里贫困暂时拿不出翻地的钱,农机合作社二话没说,就把他家的一公顷多地进行深翻。种粮大户刘福禄讲:“通过大型机车翻地,每亩能增收50~60元。”

  过去民祥村的粮食收购大户“单兵作战”,没有成气候,规模效益不明显。如今,在收粮大户赵玉祥、胡国旗的带动下,成立了收粮协会,收购粮点,相互沟通,形成资源共享。目前,在民祥村大的收粮点就有10家,带动了当地粮价的上扬。在位于张维镇的绥化市三利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笔者见到了前来卖粮的李宝辉,他对笔者讲:“我们当地的大豆每公斤要比别的地方多卖出0.04元。这主要是这里是粮食的集散地,收粮的多。”目前,粮食收购点已收粮1.5亿公斤,民祥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粮食收购专业村”。

  围绕粮点转,粮食运输协会、粮食装卸协会应运而生。现如今,全村已有大小收粮车140多台,粮食收购从当地延伸到望奎、孙吴、黑河等地。初家屯的周立辉对笔者讲,他家有一台2吨的跃进车,每年收入4万多元没有问题。粮食运输每年给当地农户增收560多万元。贩粮的车多了,到粮食收购点卖粮的也多了,出现了车多、人少的局面,收购点的装卸人员已远远不能满足粮食收购的需要,当地的一些农户开始到粮点打工。随着装卸的人员越来越多,在装卸工宋云峰的带领下,组成了装卸协会。如今,协会的会员已达240多人,每人年收入1万多元,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打工挣钱。

 
作者: 李春友 朱世威 张君实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