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月10日电新年的日历刚刚翻开,在此之际回望来路,盘点2007年全市大事大项工作,可谓亮点频闪。其中市委、市政府确定的5个事关全局的大事大项工作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
———奶源基地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全市投入奶源基地建设资金近5亿元,比上年增加近2亿元,新增成母奶牛2.6万头,奶牛存栏达到28.7万头,比上年增长10%。在伊利、绿洲、红星和贝因美等龙头企业的强力牵动下,鲜奶总量达到69万吨,鲜奶产量纯增6.2万吨。新发展养牛场51个,新建奶牛小区38个,发展养奶牛专业户697个。
———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更大突破。全年实际建设里程达到3741.3公里,累积完成投资13亿元,超计划5.4亿元,连续两年建设总量保持全省第一。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面完成。全市投入资金4167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22个,改建维修234个,总建筑面积达到70940平方米,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深入推进。争取国家补贴资金480万元,建设配送中心4个,新建和改造农家店800个,现已全部投入运营,基本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范围覆盖,已成为惠及全市广大农民的重要服务载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全面推开。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39亿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补助资金1.03亿元;参加“新农合”人口达到279.1万人,农民实际参合率达到88.9%,覆盖率达到100%。已为52.2万人(次)核销医疗费用6869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同时,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项全市重点工作获得如期推进,成效明显。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质量规模同步提高,全市共转移劳动力99.4万人,实现收入48.5亿元;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寒地黑土经济进一步提档升级,寒地黑土品牌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绥化市被评为中国寒地黑土绿色农业示范市;民营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中心户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免除学杂费政策全面落实;平安绥化、法制绥化建设稳步推进;“调访一体化”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
2007年也是市本级发展最快、效果最好的一年。最显著的标志是城区道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完成市政工程70多项,建设道路34条段,完成投资近1.2亿元,市政工程建设是历年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任务最重、标准最高、群众最满意的一年。备受市民关注的市民休闲绿地建设项目陆续启动,将在今年交付使用。同时城市供热、城市交通秩序、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项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各县(市)区和市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项目也都取得了预期目标,全市实际开工建设和进入实质性运作的重点推进项目达到79个,超出年初计划35个,在79个项目中已有55个项目竣工投产或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