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观念更新反映时代发展
http://suihua.dbw.cn   2008-01-02 10:30:53

  ------从北林区农民消费变化谈起

  深入农村,体会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我们发现,农民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

  走进北林农村,一些场景并不鲜见:

  农民的住宅无论从结构、装修、面积,还是室内设施等都比以前大有改观。一幢幢外观漂亮、设施齐备的新房拔地而起,蔚为壮观。在这里,不说水电配套齐全,单说那宽敞的居室、优美的环境、别致的风格,足以令城里人羡慕。

  在北林区农村的田间地头、村头村尾,常常可以听到清脆的手机铃声,这声音成了田野上、乡村间最悦耳动听的音符,“站在田头接电话,开着小车打手机”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农村礼仪消费正在持续升温。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节日、生日、婚礼等喜庆的日子,许多农民也学城里人的方式,到饭店订席、请来司仪设计主持,更加注重品位和档次,而非过去的“七碟八碗”的“吃完拉倒”。

  在北林区九洲旅行社,我们了解到:近两年来,农民外出旅游的比例大幅增加,有了“闲钱”可供支配时,他们开始舍得花钱,外出旅游、休闲观光。

  曾几何时,北林区农民的消费观念相当落后,在某些贫困乡村,有的农民基本上不买新衣服,穿的是城里亲戚穿下来的旧衣服,既不卫生,又不合身,他们认为“管它合身不合身,只要能穿就行”。买大米总是买最便宜的一种,家里油盐酱醋也要省,油基本不用,酱油用大酱代替,醋用醋精兑水。每逢村里大集,价格一元至三元的廉价处理商品最好卖。即使在过年的时候,也是市面萧条,猪肉成了罕见的奢侈品。

  而近年来,农民增收迅速,中央“一免两补”惠农政策出台后,医疗、教育的保障机制接踵而至。使农民对未来生活保障信心越来越足,加上现代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越来越大,生产风险等不可预测的因素降低,所以农民的消费能力大大增加,农民摒弃落后的生活方式,提高吃穿用的水平,转变消费观念向科学的生活方式靠拢,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而现代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加了内需,这又促进了经济增长。有钱盖房子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一生的愿望。致富后的农民首先想到的就是盖房子,而且盖占地面积不小的宽大住房,成为一种时尚。然而,我们发现,农民建房由过去一味追求宽大向中小型多样、功能齐全、美观实惠发展。

  据北林区建设局局长于晓泉介绍,出现此种住房新观念的原因有三:一是农村家庭结构变化带来住房消费观念的转变。目前,农村中住房条件的改善,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少。70%左右的家庭是两代三四口之家。农民逐渐认识到,盲目追求宽大,实在是一种浪费;二是随着农村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的不断增多,致富后的农民眼界宽阔,外地不少新式住房吸引了他们,建设局又因势利导,为他们设计了一些布局合理、节能环保的新型住宅,深受农民欢迎;三是建筑材料价格上涨,迫使农民精打细算,与其花大钱建大房,不如省下钱来搞室内装修,既经济实惠,又新潮舒适,还节省土地。

  从北林区统计年鉴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区农民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消费结构进一步趋向科学合理。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呈现四大特点。其一,教育服务稳步增长,旅游和休闲娱乐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时尚。其二,农民交通、通信工具日益普及,通信设施及通乡路、通村路的建设使出行更加快捷、通信更为便利,相关的交通、通信服务费支出增长快速。其三,餐饮越来越丰富,饮食消费走向社会化。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消费已经从吃饱、吃好转向吃出健康、吃出文化,逐步走向社会化,在外用餐消费较快增长。其四,饰品、美容美发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在不断更新,购买金银饰品、化妆品、美容美发消费服务支出不断增长。

 
作者: 魏青波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