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图片新闻

深山里,侗乡古寨的“孩子王”

来源:东北网--绥化日报 2006-05-23 09:31:00 字体:
深山里,侗乡古寨的“孩子王”
重走长征路

  在被大山包围的通道县双江镇芋头侗家古寨,不仅有红军当年长征留下的马灯、红军休息过的木楼、红军走过的山间石径,还有一位默默奉献了26年的“孩子王”。离开通道很多天了,但我们仍然忘不了他那质朴的笑容。

  这位44岁的“孩子王”叫杨通甲,他从18岁起就在芋头古寨教侗乡的娃娃们读书写字,侗乡娃娃们走了一批又一批,杨通甲老师的青春也如同寨子中那条清亮亮的小河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流去了。

  芋头小学只有杨通甲一位老师,他不仅是学校校长,还是孩子们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各科的老师。杨通甲和娃娃们的学校在寨中心一所木楼内,这所木楼是寨子中最好的木楼,这让我想起了通道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建国告诉我们的一句话,在侗乡,最好的建筑一般都是学校。

  尽管芋头寨有100多户人家,但目前芋头小学只有14个娃娃,最小的4岁,最大的也只有7岁。因为有这样的年龄差距,因此,杨老师又同时担负着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程。杨老师告诉我们,因为计划生育和侗乡人观念上的改变,现在的生源越来越少。26年来,杨老师只是把寨子里的适龄儿童教到二年级,从三年级开始,孩子们就要到20多公里之外的双江镇中心小学寄读了。

  杨老师的爱人是位普通的侗乡家农妇,他们的孩子已上了中学。他的家不在寨子里,要翻过学校对面的一座大山才能到家。本来,他有条件搬到学校附近居住。但因为山那边每年都会有适龄的孩子要翻山上学,为了护送这些孩子上学下学,杨通甲只好放弃了搬家的想法。

  其实,杨通甲年轻时也有走出大山的机会,但他一走,侗乡的娃娃们便没有老师了。一想起侗家娃娃们渴望读书的眼睛,杨通甲便一次次打消了走出深山的念头。


编辑:张庆勇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