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明水县繁荣乡,一阵阵大豆的芬芳沁人心脾,一方方标准的农田映入眼帘,一排排笔直的林带目不暇接……这些喜人的成果,凝聚着乡党委书记高阳的聪明智慧与辛勤汗水。
年仅36岁的高阳,2002年12月担任乡党委书记一职。3年来,他牢记服务宗旨,致力于发展乡村经济,扎实工作,不懈努力,切实履行一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使全乡农民人均达到了3050元的高收入。
上任以来,高阳带领班子成员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研,理顺完善了全乡经济发展思路,规划了繁荣乡经济社会发展的3年蓝图。他立足于繁荣乡土壤肥沃,盛产大豆的实际,在品种繁育改良上大做文章。为了建立优质大豆基地,他多次往返于省、市、县城之间,一个月下来,他的体重掉了10多斤。班子成员们劝他:“不行,就别争取了。”可他却说:“只要建成优质大豆基地,让我再掉些分量也值。”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这种矢志不渝和执著的精神,让东北农大、省农科院、市农科所等单位的领导深受感动。他们决定在该乡建立以“高油”、“高蛋白”为主栽品种的绿色无公害大豆基地8000亩。还派了专家常年对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基地统一经营、管理和销售。每亩增效100元,真正成为了群众学习的田间课堂。通过示范引带,2004年基地面积达到5.5万亩,引进了绥农11、绥农15、绥农17、黑农39等40多个大豆新品种,为群众增效600多万元。
为了引导群众发展畜牧经济,他采取党员包扶、大户牵动、基地示范、出台优惠政策等办法,激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目前,全乡生猪、肉羊、肉牛、家禽存栏分别为65000头、18000只、14000头、160000只,年收入突破1320万元,真正成为了全乡经济的半壁江山。
几年来,高阳通过多方协调,引进了农业开发、黑土地、马铃薯深加工等8个项目,引资1560万元。同时,他还根据农村劳动力过剩实际,积极发展劳务经济。通过总结经验、调查研究,在满洲里、绥芬河、大庆等地建立了外埠劳务输出党支部57个、劳务基地132个,有序成建制地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深化劳动力服务职能上,乡里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帮助外出劳动力家庭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免除了外出劳动力的后顾之忧。目前,全乡输出富余劳动力5509人次,共计创收192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