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文体新闻 正文
魅力“三道茶”——走近白族
http://suihua.dbw.cn   2005-08-19 17:01:22
 

    云南大理,神奇的热土。

    “寒地黑土中华民族大团结万里行”绿色使者赵玉明早就听说,大理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每年一次的白族大理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的传统盛大节日。对此,古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记述中赞道:“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

    七月,“寒地黑土中华民族大团结万里行”的车在云南云贵高原的西北角,横断山脉南端,红河岸边行驶。前面不远,在雄伟壮丽的苍山,冰清玉澈的洱海环抱着的城市就是赵玉明梦中的大理,那里生活着一个伟大的民族——白族。

    宣传寒地黑土绿色物品,宣传家乡绥化,这是赵玉明每到一个民族聚居地的主要活动。在大理街上,这一宣传活动引来了围观的白族同胞。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宣传部白族同胞和瑞梧热情的接待了赵玉明。聊天中得知,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繁衍生息,产生了著名的“青铜文化”和“水稻文化”。公元前211年,大理地区就纳入了秦王朝统一的封建国家,汉置郡县治辖。唐、宋时期分别出现了“南诏国”和“大理国”等地方政权,延续达500多年,使大理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设立了大理专区,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州首府大理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口148.2万。史料记载,白族的先民在大理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洱海文化,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至今仍耸立在苍山洱海之间的崇圣寺三塔、德化古碑和“南天瑰宝”的剑川石窟、南诏铁柱等便是历史的见证。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他称很复杂,有民家、那马、勒墨、勒布等60多种。白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一说为彝语文,一说应单独为白语支。词汇近60%为汉语借词,多数人通晓汉语。唐宋时代曾借用汉字创制了古白文,亦称□文或汉字白读。现试行拉丁字母形式的白族拼音文字方案。

    关于白族的族源,比较权威的观点认为白族的族源可追溯到云南的石器时代,五代时期。

    近代,白族人民曾参加回族杜文秀、彝族李文学领导的滇西各族农民反清大起义,掀起反洋教斗争。著名的抗联将领、共产党员周保中将军就是白族人,他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解放东北的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历史上的白族很看重建筑,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赵玉明走进了白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的住宅。

    白族民居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楼装饰很独特,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

    白族是一个知礼好客的民族,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以“三道茶”敬客,是一种高尚的礼仪。

    在大理,赵玉明亲身体会到了白族“三道茶”的内涵。先上第一道茶,赵玉明品味一下,觉得茶虽香,却也很苦。白族同胞介绍说,第一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装进小砂罐用文火烘烤,再冲滚烫的开水。此称之为“清苦之茶”。上第二道茶,主人在茶中加进红糖、乳扇、核桃仁、芝麻,叫做“甜茶”。喝在嘴里,赵玉明顿感香甜可口。上第三道,赵玉明觉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辣味道。主人说,这道茶用蜂蜜和4至6粒花椒调拌,叫“回味茶”。

    赵玉明发现,跟汉族一样,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白族同胞说,他们民族的风俗也是“满杯酒,半杯茶”。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白族同胞介绍说,白族“三道茶”的形成,是出于一个富有哲理的传说。

    一位老木匠教徒弟多年,临出师前带徒弟去苍山伐树锯板,干了一天活,徒弟口渴难熬,随手抓了把鲜树叶放入口中咀嚼,苦涩得皱眉咂舌。师傅说:“要学好手艺,不先吃苦头是不行的!”等把木板锯好,师傅给徒弟一块红糖,郑重地说:“这叫先苦后甜!”待徒弟出师临别时,师傅递上一碗茶,放上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徒弟咂舌品味道:“有苦、有甜、还有麻辣,真叫人回味。”老木匠高兴地说:“对了!一苦二甜三回味,学手艺和做人的道理都在这里”。

    从此,白族兴起了“三道茶”,成为喜庆迎客的茶道礼俗。今天,“三道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白族人民迎接海内外宾的传统礼俗。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站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08年度绥化市社科重点科研课题申报
·树文明新风 建和谐家园
·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
·《感恩号》在行动
    图 片 新 闻
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
“春之声”民族音乐会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