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青冈县建设乡新合村党支部书记姜廷才异常兴奋,县委常委会开在了他们村里,专题研究他们村的发展问题。县委常委们和20多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冒着酷暑深入基层,为他们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来了。
“新合村目前是全县农民收入最高的村,后发优势明显,我们就是要通过全面包装新合来带动其他164个村的发展。”县委书记徐承运在会议开始时开宗明义。
“咱村得到这样的关注与支持,要是不能实现新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对不起领导们的一片苦心啊!”听到了消息的村民们纷纷议论着,感觉备受鼓舞。
新合村是全县小康村建设中的头雁。2004年,村集体积累达到5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跃升为5437元,是全县平均水平的近3倍。他们激情创业兴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项目,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强化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向外界展示了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形象。
但是依照小康村的标准衡量,新合还有差距,经济基础要进一步加强,村民的居住环境要改善,医疗条件和文化设施要配套,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常委们站在全国小康村建设的高度,结合新合村实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一致认为:在巩固种植业、发展畜牧业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大上加工业,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上项目、办企业。
与会的二十几个部门根据新合村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当场表态,提出解决办法。农业开发办、水务和电业部门帮助解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农机局帮助解决农机具更新问题;交通局帮助协调解决屯中4公里次干道硬化问题;林业部门保证“道路铺装到哪里,高标准绿化跟到哪里”;畜牧局承诺无偿提供畜牧繁改站点的仪器、设备和人员培训等;城建部门立即帮助解决路灯;宣传部门为村图书室提供图书和光盘等资料。
两个多小时的会议,帮助新合村明晰了发展思路,解决了急需解决的20多个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