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30日电市委书记、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组长胡世英在27日上午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推进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对做好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优化人才观念和人才导向,营造有利于留住人才的优良环境,切实强化人才工作的领导,努力推动人才工作整体上水平。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于莎燕主持会议。市领导马烈、郑新英、张东友以及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和责任科室负责人,市人大、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领导,省直相关单位的领导;各县(市)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和人才办主任参加会议。
会上通报了全市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意见,讨论通过了《绥化市优秀中青年专家推选管理暂行办法》和《绥化市“1551工程”市级优秀人才推选管理暂行办法》,部署了《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点工作及制定推进落实方案的责任分工。
胡世英在讲话时指出,从我市人才队伍的现状看,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还很突出,用不好、留不住、引不来的问题也程度不同存在。据掌握,目前我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占全市人口的2.5%,比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本科以上学历不足1%,比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低近2个百分点;省级以上专家不足10人,而且大多已退休;在人才队伍中,农业方面人才占80%以上,二、三产业人才奇缺;人才流失问题更为触目惊心。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绥化经济欠发达的现状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如期实现。因此,必须做活做好人才建设这篇大文章。
胡世英强调,要进一步优化人才观念和人才导向。在人才标准界定上,要坚持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用“才”、“能”并重标准看待和评价人才,树立“可用实用便是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在人才使用上,要坚持用其所长、用当其时。在人才配置上,要坚持市场导向、竞争择优。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广开渠道,多措并举。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开发人力资源的多元投入机制,特别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把人才培养工作抓实抓好。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留住人才的优良环境,坚持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大胆探索符合本部门实际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途径。要切实强化人才工作的领导。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对人才工作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把党管人才的原则落到实处。相关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人才工作办公室要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努力推动全市人才工作整体登台阶上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