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项目牵动:绥化市工业经济开始提速
http://suihua.dbw.cn   2005-07-27 11:35:16
 
  近年来,绥化市先后实施了“工业经济规模推进”和“项目年”战略,调动全社会力量,抢抓机遇,积极运作,奋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收到了明显成效,使工业经济结束了多年缓慢增长的局面,在加快发展的快车道上开始全面提速。

  运行――打破沉闷,迎来突破

  绥化市多年来一直以产粮大市著称,工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为发展市域经济在工业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做了很多尝试,收到了一些效果,但工业生产总量始终没有突破70亿,年增长速度在10%左右徘徊。进入2004年,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迅速升温和近几年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见效,全市工业一改多年来温和、平稳的增长态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效益急剧攀升。

  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总产值79.9亿元,比上年增长29.3%,比2000年至2003年的平均增幅高17.9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8.8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实现利税8.3亿元,比上年增长57.8%,当年增长额达到3.03亿元,是2000年至2003年的累计增长额的2.8倍。

  2005年一季度,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再度提升,产、销指标的增长幅度均超过20%,效益指标的增长幅度超过4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1-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总产值22.04亿元,同比增长21.5%;完成增加值7.7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销售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27.6%%;完成利税3.08亿元,同比增长42.4%。

  全市工业经济能够在短时间内崛起,步入加快发展轨道,得益于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几年来的工作积累,也得益于国内外市场复苏为企业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更得益于国家为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给企业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

  ------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已经形成了具有较强稳定和支撑作用主导产业框架。

  经过几年来的逐步调整,全市工业已经形成了以食品工业为主导,以化工、医药、纺织、机械为支撑的产业格局。目前,全市五大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5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数的71.8%。2004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2.2亿元、销售收入67.6亿元、利税7.9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0.4%、85.9%和96%。今年一季度,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0.2亿元、销售收入18.9亿元、利税2.8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1.6%、87%和92.1%。

  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食品行业,通过几年来的培植、引进,企业总数已有55户,生产总量在全省同行业中仅列哈尔滨后居第二位,年完成工业总产值接近全市的50%,年完成利税接近全市的40%。5户规模较大的玉米加企业,年加工玉米能力达到210万吨,占全市玉米总产量的70%,不但实现了玉米的无原粮外运,而且加工层次不断延伸。全市仅以玉米为原料的产品就有食用酒精、燃料酒精、玉米油、淀粉、味精、赖氨酸等十余种产品。7户规模较大的乳品加工企业,年鲜奶加工能力达到38万吨。共有28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液体奶生产线,年可生产液体奶32万吨。3户规模较大的畜禽加工业年屠宰生猪能力近300万头,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猪肉供给基地。5户规模较大的水稻加工企业,年加工水稻能力达到70万吨,精品大米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利用米糠生产的米糠油和米糠粕也受到省内外客户的广泛青睐。我市的大豆加工业在经过多年的市场低迷后已经开始复苏,靠原料产地的优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仅海伦、绥化的三户企业加工大豆能力就达40万吨。

  以原油开采和加工为主的化工行业靠市场带动发展态势迅猛,2004年和今年一季度各项指标增幅均超过20%,实现利税达到全市的40%,化工行业已经成为部分市县的财政支柱。目前,2004年,全行业已有规模以上企业21户,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5.9亿元、增加值6.5亿元、销售收入14.4亿元、利税3.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23.7%、23.1%和75.2%。今年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8亿元、销售收入3.9亿元、利税1.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7%、32.9%和58%,各项指标仍远远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目前,全市原油年产量已经达到22万吨,燃料油和有机玻璃单体产量分别达到10万吨和2万吨,而且生产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以中西药制剂为主体的制药行业是我市近年兴起的新兴产业。由于多数企业建设起点高、发展速度快,在我市工业中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新生力量,年生产总量在全省同行业中的位次也在不断前移。目前,全行业在全省十三地市中仅列哈尔滨市后居第二位。到2004年末,全市医药企业已发展到15户,可生产中药、西药、生化药等10余个剂型、近200个品种;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亿元、增加值3.9亿元、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99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9%、69.5%、92.1%和39.7%,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5.1%、14.4%、12.7和12%。今年一季度,由于多数企业GNP改造已经结束,各项指标增幅仍在20%左右。

  以亚麻制品生产为主体的纺织行业和以农机生产为主体的机械行业通过逐步调整,实现了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发展也比较迅速。目前,全市共有纺织企业17户,仅亚麻加工企业就有15户,年可生产亚麻纱4000多吨、亚麻布1000多万米,全市亚麻制品产量在全省已处于领先位置。2004年全行业增加值、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16.2%和73.2%,分别占全市工业的6.9%和5.8%。随着兰西、北林等县(区)亚麻加工企业的持续兴起,全市纺织企业的整体阵容还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机械企业通过开发适用农机具和为哈尔滨等重工业城市的装备工业配套,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004年实现产品销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4.4%。

  ------企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已经形成具有较强牵动和辐射能力的骨干企业群体。

  为培植骨干企业群体,我市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承贷等手段,新上工业项目、对老企业进行设备改造,使一批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档次、效益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2004年末,全市利税超百万元企业达到65户。其中,利税超千万元企业17户,利税超亿元企业2户。这些骨干企业2004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3.1亿元、增加值22.9亿元、利税8.5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78.9%、85%和102.8%;共新增增加值4.1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8.6%。肇东华润酒精公司、青冈龙凤玉米公司、肇东成福食品公司等一批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在省内同行业中均处于领先位置。

  全市规模最大的酒精生产企业肇东华润酒精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酒精生产企业,该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企业总资产达9.86亿元,年可加工玉米75万吨,年生产酒精24.5万吨。2004年企业抓住产品价格上扬的市场机遇,全年始终保持了满负荷的生产状态,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增加值4.5亿元、销售收入10.7亿元、利税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9%、13.2%、20.5%和30.5%。仅1 户企业就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4.4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企业产、销量再度提高,共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9694万元,同比增长29.6%;实现利税8727万元,同比增长135.2%。

  全市最大的玉米淀粉生产企业青冈龙凤玉米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拥有总资产3.09亿元,年可加工玉米40万吨,年可生产玉米淀粉25万吨,该企业生产的“尽美”牌玉米淀粉、玉米油等产品已通过ISO90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标识,被国家消费者协会评为质量服务双优推荐产品。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而且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特别在日韩市场,企业产品被确定为免检产品。2004年企业大力开发国内外市场,产销量大增,共完成总产值4.8亿元、增加值1.1亿元、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215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5%、57.2%、63.2%和51.8。今年,企业准备新上的年产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项目,该项目投产后企业的淀粉生产能力将达到75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淀粉生产企业。

  全市最大的味精生产企业黑龙江成福集团,也是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该企业现有23条生产线,年加工玉米能力20万吨,可生产谷氨酸、味精、鸡精、酱油、麦芽糊精、高果糖浆、变性淀粉、糠醛、菌体蛋白、糖果复合肥等13大系列140余种产品。主导产品“冰花”牌味精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产品市场覆盖全国21个省市,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2004年企业靠品种和品牌优势,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销售收入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6%和22%,实现利税3163万元,比上年增长182%。今年企业新建的30万吨玉米综合深加工生物工程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该企业的年玉米加工能力将达到50万吨,年可实现产值8.7亿元、利税1.2亿元。

  我市盈利额最高的企业安达庆新油田开发公司,该公司由大庆试采公司、大庆物探公司、大庆测井公司、采油八厂和安达油汽公司共同出资兴建。靠原油价格的不断提升,近几年企业利润水平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递增。到2004年末,企业产油量达到22万吨,是2000年的3.7倍。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亿元、销售收入3.2亿元、利税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4%、11.4%和60.5%;实现利润2.1亿元,比上年增长64.6%,占全市规模以上利润总额的48.9%。今年一季度企业共生产原油5.6万吨,实现利税1.39亿元,新增加利税4400万元,增长幅度达到46.6%。

  我市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企业安达龙新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内有机玻璃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质量最好的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年可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2万吨、有机玻璃浇铸板4000吨。企业技术力量雄厚,配有先进齐全的产品分析检验仪器和产品实验设备,承担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和国家火炬项目,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主要生产技术和工艺已形成了独有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企业产品覆盖面广,与国内外百余家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主要经济区,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2004年企业靠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市场实现产值2.5亿元、销售收入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7%和27.3%。今年企业还将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项目投产后企业年产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力将达到万吨,年创产值可达7亿元以上。

  全市产销量最大的制药企业哈药集团三精明水药业有限公司,是哈药集团三精药业公司在明水县兴建的引资企业,具有固体制剂、胶囊两条生产线,年可生产片剂20亿片、胶囊20亿粒、冲剂2000万袋。靠“三精”的品牌和市场,企业建成后立即进入了满负荷生产状态。2004年企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共实现产值6.4亿元、销售收入5.8亿元、利税575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2%、433%和206%。

  全市织布规模大的纺织企业绥化继嘉麻棉纺织厂,是国内亚麻行业单体规模最大的亚麻织布企业,年织布能力1000万码,产品远销香港、韩国、美国、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2004年企业通过新上织布设备,产销量都实现了较高增长,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增加值0.42元、销售收入1.03亿元、利税332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59%、99%和237%。

  ------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市场影响力较大的名优品牌。

  通过自主开发和联合开发,我市生产的工业产品已达3000多种,有64个品种在全国一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品牌16个,超千万元的品牌29个,超500万元的品牌19个。在这些产品品牌中,红星牌乳制品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冰花牌调味品、松源牌电缆电线护套料、海轮王牌农业机械系列产品、松雪牌糖化酶、沃必达牌DSK农业水稻壮秧剂、钰牌食用酒精、倍丰牌复合肥、迪龙牌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源升河牌白酒、红星牌乳制品、尽美牌玉米淀粉等11种产品品牌被评为省著名商标。

  目前,全市具有较高知名度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超过4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7.3%,靠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年销售增长额在5-7亿元,对全市销售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肇东华润酒精公司的“钰”牌酒精、庆安鑫利达米业的“庆鑫”牌精洁米、肇东成福集团的“冰花”牌味精等产品,靠绿色品牌优势和良好的产品质量,得到广大销费者的认可,明水和绥化的“三精”牌药品、肇东伊利乳业的“伊利”牌乳品等从省外引进的品牌,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市场覆盖面不断攀升,靠这些品牌的带动,去年以来全市工业的产品销售率和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项目――整合优势资源,抢夺发展机遇

  近几年来,我市把上项目作为发展绥化经济的突破口,抢抓各种有利机遇,大上项目、上大项目,通过不断的调整改造和整合,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并初步构建起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产业格局。

  食品工业日益壮大,成为我市的主导产业。我市是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0亿斤以上,商品量70亿斤以上,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都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我市粮食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把食品产业做大做强,我市把食品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全国较大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几年来的建设发展,我市的食品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绿色、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从农副产品加工业到食品工业,粗链条、长链条的工业体系,食品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已达到53%。其中,玉米加工业尤为突出。由于我市玉米资源丰富,香港华润集团、山东诸城集团、浙江环宇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入驻绥化投资,几年来,改造和新上了黑龙江龙凤玉米公司20万吨玉米淀粉、明水格林公司50万吨玉米深加工、肇东华润酒精公司10万吨燃料酒精、肇东成福集团22.5万吨玉米精深加工等一批大项目。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润玉米酒精有限公司、黑龙江格林粮食开发有限公司、肇东成福食品集团等一批玉米加工龙头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年可生产玉米淀粉57万吨,占全省份额的90%以上。酒精22万吨、燃料酒精10万吨,占全省份额90%以上。味精2万吨。年可转化玉米近210万吨。玉米加工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大米加工业发展迅速。由于我市是水稻主产区,而且水稻品种优良,大米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供不应求。当地的一些企业和外来投资商看好我们的水稻资源,纷纷在这里投资建厂。几年来,改造和新建了一批大米加工企业。年产在万吨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已发展到80多家,年加工水稻在200万吨以上,并打造出一批 “七河源牌大米”、“双河牌大米”等绿色、特色产品品牌,大米加工业已具备一定发展规模。乳制品加工业发展较快。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乳资源优势,成功引进了内蒙古伊利集团,通过实施并购重组和改造整合,在我市建立了4家乳制品企业,带动了我市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日处理鲜奶能力已达到400吨,年产奶制品32万吨,成为我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之一。肉制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充分利用我市的绿色生猪、肉牛、大鹅的丰富资源,借助省农垦总局、南京雨润等大企业集团的优势,构建起了一批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黑龙江北大荒肉业望奎分公司年屠宰加工生猪200万头,南京雨润集团收购我市赛利肉联公司建设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等一批项目纷纷落户绥化,使我市成为全国大型肉食生产加工基地。

  医药工业稳中有升,逐步发展壮大。我市医药行业在全省医药行业中总体经济实力仅次于哈尔滨排名第二。通过几年来的滚动发展,医药企业已发展到21家。到2004年末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已有17家,并成功引进了哈三精、四川科伦等大企业集团与我市的医药企业进行合作。明水药厂与哈三精合作组建了哈三精明水分公司,投资1亿对老企业进行异地扩建,固体制剂的能力已达到20亿片,一举成为明水的立县企业。黑龙江迪龙生物制药公司是我省第二大生物制药企业,固体制剂、粉针已顺利通过GMP认证,新开发了13个品种,发展潜力很大。

  石油开采业发展加快,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我市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肇东、安达,石油已探明储量2.2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储量266亿立方米,为深度开发油气资源,积极与大庆石油管理局积极进行合作,近几年共同合作开发建成了肇东树十二油田、安达庆新试采2户企业,其中:安达庆新试采公司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利税2.9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利税的86%,占全市工业利税的34.3%。石油开采业为我市工业经济效益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化工工业平稳运行,粮食化工初显活力。我市的化工工业主要是精细化工和粮食化工。近几年来我市精细化工快速发展。通过借助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发了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添补了我省乃至全国的空白。绥棱化工厂利用省化工研究所的技术,开发建设年产2000吨叔十二碳硫醇、年产1000吨四氢噻吩两个项目,已被国家列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计划,近期内准备开工建设。肇东石油化工厂利用北京大学的技术开发建设了稀土氧化物催化剂,目前已形成年产2000吨的生产能力,添补了国内空白。我市的粮食化工企业近几年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围绕药用化工、食品添加剂的一批粮食化工项目在我市开工建设。肇东兴东生物公司3000吨L-乳酸、肇东成福公司3万赖氨酸、肇东辰能公司1·3-丙二醇、糠醇糠醛等项目纷纷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成为我市化工行业的生力军。

  纺织工业开始复苏,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我市纺织工业主要以亚麻纺织为主。由于我市具有丰富的亚麻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加之近年亚麻产品在国际市场升温,香港亚麻纺织总公司、哈尔滨继嘉集团、哈尔滨阳光亚麻公司等大企业集团纷纷来我市投资建厂,促进了我市亚麻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亚麻纺织产业走出低谷,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初步形成了以“亚麻之乡”兰西县为主,北林区为辅,辐射周边市县的产业格局。兰西县作为全国知名的“亚麻之乡”,正在建设“中国亚麻城”,把亚麻产业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通过几年来的招商引资和调整改造,现已具备年产亚麻纱4000吨、亚麻布1000万米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以亚麻纱、亚麻布、亚麻制品为主的产业链条,成为我国生产亚麻座垫最大的生产基地。北林区利用老纺织企业进行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哈尔滨继嘉公司等大企业集团。亚麻生产企业由原来的2家,发展到5家,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海伦、明水、望奎等周边县的亚麻企业也相继发展起来。

  城市配套功能正在增强,公益项目同步发展。近几年,针对南方有些省份能源供给紧张的形势,一些南方企业纷纷向北方转移来投资建厂,我市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对供热、供电、供水等产业,在自我调整改造的同时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使一批大的城市公益项目在我市开工建设。由中盟集团投资3亿元兴建的绥化市区热电联产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2005年实现供热350万平方米。由山东金安热力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青冈热电联厂项目,2004年通过了专家论证,计划2005年开工建设。由中盟团投资的肇东热电联产项目也计划在2005年开工建设。

  绥化工业经济,产业竞相发展,企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整体实力日益壮大,主要是市委市政府发展思路明确、抓法得当。

  (一)发挥比较优势,定位重点产业。我市从市情实际出发,早在1996年就确立了走农区工业化的路子,实施农区工业化战略,近二年又通过实施规模推进和项目建设,在努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一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型企业。我市是典型的内陆农业地区,农业比重大,农牧资源丰富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把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作为农业地区实施工业化的突破口,大力宣传我市的资源优势,并提出依托农业抓工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借助资源换资本,来发展我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香港华润、内蒙古伊利、浙江环宇、山东诸城外贸、南京雨润、北大荒集团等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绥化,开发建设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使我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一举成为我市工业乃至区域经济的主角。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企业总产值已达33.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3%。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0.39:1。年加工农产品总量约为415万吨。二是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市有很大优势。近年来,我市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的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市得到了快速发展。亚麻纺织、服装、制鞋业等就是在劳动力成本低、政策优惠、综合投资成本低的情况下崛起的。目前,我市亚麻纺织企业已发展到147家,纺纱2.8万锭,纺布1000多万米,安排纺织工人就业已达到4500人。三是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市在原材料、区位、人力资源及能源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南方发达地区能源紧张、用工紧张、用地紧张等致使投资成本增加的形势下,我们紧紧抓住南资北移的机遇,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机械配套加工业,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选准突破口,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我市在项目开发建设上,坚持从上大项目、发展大集团和形成大产业入手,着力构建支撑本地经济的产业体系,取得了较好效果。明水县通过对原老药厂招商引资,与哈三精进行合作,成立哈三精药业明水分公司,投资1亿多资金对老药厂进行固体制剂车间GMP异地改造,于2003年竣工投产。哈三精围绕该项目开发建设了原料药、包材、药用淀粉、医用包装等一批项目,累计投资2亿元。青冈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山东诸城外贸公司投资2亿多资金建设年产20万吨玉米淀粉,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建设了麦芽糖、麦芽糊精、塑料袋编制等一批项目,并准备在近期投资4.5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玉米淀粉项目。内蒙古伊利集团与肇东合作的基础上,又建立了2家企业,目前液体奶生产线已达15条,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

  (三)瞄准大企业集团,锲而不舍招商引资。近年来,我市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招商引资上项目。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上,一方面依托资源、产业、政策等优势,大力宣传,主动出击,另一方面优化服务,努力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商的吸引力,使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分孽孵化。青冈龙凤玉米开发公司年产20万吨玉米淀粉项目,主要是借助我市玉米资源优势,通过青冈县委、县政府多次到山东与山东诸城玉米开发公司协商洽谈,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精诚所致感动对方,使其投资近2亿元建成的。同时,由于绥化市委、市政府和青冈县委、县政府在这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和投入生产后给予了大力的扶持,使山东诸城粮贸玉米开发公司对我市的投资增强了信心,在青冈原有年产20万吨玉米淀粉的基础上准备扩建到50万吨,并在我市开发区内投资3亿元,兴建昊天科技工业园,这些项目都已开工建设。浙江环宇集团在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30吨玉米淀粉的基础上,又投资1.8亿元建设年产3万谷氨酸,内蒙古伊利集团在我市已投资建设4个分厂,香港华润公司又准备投入5亿元建设15万吨燃料乙醇等项目,都是我们通过积极努力争取,促使投资方追加投资,已经建成和准备建设的项目。

  改革――多策并举,不断深化完善

  我市国企改革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支持下,取得了可喜成果。到目前为止,全市238户国有工业企业中,有220户企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革,改革面已经达到92.5%。其中:股份制改造51户,破产69户,出售67户,其他形式改革33户。盘活闲置资产5亿元,启动停产、半停产企业50多户,安置下岗职工2万多人,卸掉债务2亿元,全市有40多户企业实现了联大靠强。

  近年来,在推进国企改制过程中,我们从企业实际出发,不拘泥一种改制模式,本着因企制宜的原则,适合哪种模式就采取哪种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全市的国企改革工作。

  (一)招商改制,盘活闲置资产。在总结过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主张以招商改制为首推模式,不提倡由原班子、原职工集体购买。要把招商对象重点放在有投资能力的战略投资者上,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参与国企改革。一是政府积极组织,加大力度招商。各县(市、区)政府、各级领导亲自抓。青冈县政府领导多次去山东为糖厂引进了渚城外贸公司,组建了龙凤玉米公司,几年来的良好合作,使企业二期工程得已顺利上马,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肇东乳品厂引进了内蒙伊利集团,在去年日加工鲜奶360吨的基础上,伊利集团又在肇东投资2000万元,新上了3万吨大包装液体奶生产线,目前日处理鲜奶能力达500吨。二是改善经济环境,为外商提供优质服务。为了简化立项审批手续,市政府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办公。清理减少不合理收费项目,减轻了企业负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也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外商的好评。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到绥化投资建厂。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全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工业开发区优惠政策,努力营造政策洼地,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外吸引力。

  (二)公开出售,引进民营资本。在各级政府的直接操作下,对长期关停、靠自身能力无法继续经营的企业,采取进入产权市场公开出售、选择客商定向出售、资产重组股份出售的办法,大力出售。绥化友嘉纺织公司出售给哈市继嘉纺织公司,不仅救活了纺织公司,随后又吃掉了绥化亚麻厂、绥化北方制衣厂,扩大了企业规模,生产能力由5000锭扩大到2万锭,还安置了部分职工上岗。绥化烟花厂出售给湖南浏阳建国花炮厂,使企业偿还了银行贷款、欠发的工资、补缴了养老保险,安置了全部下岗职工。肇东市东方春酒业,卖给华润集团后,使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整合兼并,增强竞争力。几年来,各级政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洽谈会、招商会、交易会或上网招商等形式与同行业大企业进行联合、联营、购并、重组。政府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甚至“倒贴”,处理了一批企业。一是股权缩水,投靠大企业。如安达红星集团为保持市场占有率,将资产大幅度缩水,被内蒙伊利集团收购兼并。二是技术改造,组建新企业。如市水泥厂虽然在97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由于是原厂职工和原班子成员集资入股,没有再投资能力,经营机制不活,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为求生存,引资进行技术改造,在市经委的组织协调下,与民营企业—绥化清华水泥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重组,采取先租后买的形式,实现了民有民营。新企业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启动了生产,成功的完成了二次招商改制。改制带来机制的变化、机制推动理念的更新、理念提升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市水泥厂已进入正常生产状态,产品市场销路不断拓宽。

  (四)股份制改造,转换经营机制。一是对一些资债相当,或净资产不多,生产经营较好的企业,采取职工入股的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庆安钢厂、海伦振动时效设备厂、绥化白酒厂、绥化水泥厂等企业,采取整体买断全部债权债务的办法实现民有民营,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二是对生产经营较差的企业,通过引进资金和管理技术,重新启动生产。三是对一些资产较大,职工个人没有能力全部购买的企业,如庆安制药厂、庆安冶金水泥厂、肇东石化总厂等企业,采取国有控股或参股的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这种股份制改制为下步再次进行招商改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资产置换,整合生产能力。针对资产闲置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实施退二进三、退城进郊的改制模式,盘活土地资产,进行房地产开发。绥化八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多年处于半停产状态,80%的职工下岗,大量优势土地资源和设备闲置,有效资产在逐年流失。针对八一厂的实际,我们确立了 “整体出售,移地建厂,解除关系,公司清算”的改革思路,并严格按照程序向前推进,利用出售优势土地使用权所得资金,到开发区征用土地,新建厂房。同时出售有效资产,进行设备更新,偿还债务,退出国有资本,成立新的公司制企业,实现民有民营。目前土地“招拍挂”程序已经结束,银行抵押设备依法公开拍卖已完成。新公司在开发区征地建厂的前期工作已就绪。绥化印刷厂和桦林橡胶集团绥化分公司等企业,通过改制也实现了退城进郊、国退民进。一批企业通过资产置换,调整了产品结构,扩大了生产能力,从而换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破产、租赁,卸掉历史包袱。针对一些严重资不抵债、长期关停、产品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如:绥化机床厂、绥化继电器厂、庆安乳品厂、绥化鞋楦厂、绥化乳品厂、兰西榨油机厂、肇东亚麻针刺毯厂等企业,我们采取依法破产的模式进行改制。变现资产、安置职工、卸掉历史包袱、化解职工矛盾,企业彻底消号。对由于各种原因暂时不易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我们采取租赁经营的模式进行改革,使这部分企业的资产得以有效利用,待条件成熟后实施产权改制。如海伦糖厂与河北沧州三联工贸有限公司黑龙江瑞雪糖业集团公司正式签订了先租后买合同,组建了海伦瑞雪制糖有限公司。租期为5年。瑞雪集团已先期注入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企业发展生产,现已兑现菜农甜菜款33%。海伦亚麻厂成功租赁给了香港东嘉亚麻有限公司,该公司已注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启动生产。目前企业产销两旺,今年承诺兑现的10%麻款已经兑现到位。海伦塑料厂租给大庆石化总厂继续生产塑料袋。海伦化工总厂整体出租给哈市和丰糖业、明水五八三厂整体租赁给温洲客商林永敏、明水糖厂整体租赁给温洲客商黄建峰等等。这些企业由于采取租赁经营,恢复和保持了正常生产,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稳定。

  (七)社保并轨,维护职工利益。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维护职工利益、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放在首要位置。2004年开始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工作,各县(市、区)政府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并轨工作领导小组,拨付专项经费开展工作,各企业主管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变现资产,筹措资金,偿还债务。到2004年12月,全市共有8.5万人实现了并轨,超额完成年度并轨任务指标,职工得到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近8亿元,偿还职工债务5000万元。使新企业卸掉了债务,减轻了负担,也为今后招商引资创造了优惠条件。

  园区――打造亮点,营造聚集效应

  工业园区是聚集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开放度的有效载体,是有效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提高产业的集聚和整合水平,近几年,市本级和部分县(市、区)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加工优势,先后辟建了4个工业园区和3个特色工业城,即:绥化工业开发区、肇东工业开发区、安达工业开发区、明水三精工业园和兰西亚麻城、青冈玉米工业城、庆安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到2004年末,绥化、肇东、安达、明水4 个工业园区规划占地总面积为162平方公里,其中,绥化16.5平方公里,肇东54.3平方公里,安达55.86平方公里,明水35.57平方公里。园区企业数量和在建项目已达到74个,规划的项目36个,总投资20亿元。已投产企业大致可分为粮油加工、玉米深加工、石油化工、木材加工、畜禽加工、医药、新型建材及物流配送等8大类。2004年共创产值12.6亿元、税金4000万元、利润6500万元。兰西、青冈、庆安3个特色工业城,共有企业196户,总资产12亿元,2004年实现产值8亿元、税金4500万元、利润3500万元。其中,兰西县亚麻城现有亚麻企业147户(纺织企业11户、原料加工企业18户、麻棉企业13户、编织企业105户),年亚麻原料加工能力7万吨,年纺纱能力5000吨、年织布能力1200万米。青冈县玉米城内有加工企业6户,年加工玉米40万吨。庆安县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内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企业43户,年水稻加工能力35万吨、白酒生产能力3万吨。

  截止目前,在绥化工业开发区内共建有各类企业36户,其中工业项目18个,总投资达12亿元。已有三精诺捷制药、大众肉联、天有为电子、溪源制衣、康益食品、银娃乳业、远大电力、蓝天网架、武晓电力等9户企业建成投产,还有马铃薯颗粒全粉等8个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其中:玉米淀粉、风力发电、汽车挂车、保温建材4个项目正在进行部件的生产加工和设备安装,其它4个项目即将开始施工,这些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可陆续建成投产,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成为市本级经济的新增长点。肇东、安达两个工业开发区已列入哈大齐工业走廊。安达开发区已经完成了园区的总体规划设计。肇东开发区在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园内生产企业的启动和新项目的开工前准备工作。目前,成福集团、希望集团、福和集团、一品彩印等5户原有企业生产运行平稳。顺达葵花系列加工、汇丰动物保健品、龙和药业等6个计划入园项目开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4月中旬即可开工建设。明水三精工业园的三精化学制药、中草药开发2个项目已经进入试产阶段,3个今年计划入园项目正处在可研报告和规划设计阶段。庆安县在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后,对原有的规划进行了完善,把基地划分为中心区、规划区、控制区3部分,并通过努力引进了高密度板、米粉米线2个工业项目。青冈县6个计划投产项目,富海公司1.5万吨酒精已在3月中旬投产,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项目已经完成项目审批,龙凤公司5万吨谷氨酸、1万吨低聚糖和昊天公司1万吨味精、天成公司1500吨糠醛4个项目正在进行项目论证和设计。兰西县在抓现有亚麻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又辟建了162公顷的东方经济技术园区,目前,给水、供电设施已基本完成,瑞金制药、汽车装饰材料2个新项目已经入驻。

  撒地设市后,如何尽快摆脱市本级工业实力弱、招商载体少、财政穷的局面,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开发区作为突破口,全力开发建设市本级工业。

  经过不懈努力,2002年9月,省政府正式批准绥化工业开发区为省级工业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5.15平方公里,分为太平小区和东富小区。太平小区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东富小区面积为1.15平方公里。太平小区内设有工业区、综合服务区和生活区3个园区。工业区园内根据一区多园,联动发展的原则,又设有食品工业园、轻纺工业园、医药工业园和民营高技术园4个工业园。

  在开发区项目选择上,依托比较优势,大上4种类型项目。即依托资源优势上农副产品加工型项目,盘活资产上创税型项目,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上劳动密集型项目,完善城市功能上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多次到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地的大专院校、大科研单位、大企业集团和大的私人企业了解项目信息和企业的投资意向,积极参加西洽会、哈洽会、天洽会等各种招商引资洽谈会等等,大力宣传绥化的优势,推介绥化的招商项目。经过努力由绥化鸿远马铃薯制品有限公司与美国绿土地公司合资兴建的马铃薯颗粒全粉项目、绥化华辰公司与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固体口服制剂项目、康益公司的红豆果酒等一批项目落户绥化工业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同时,加快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仅绥化工业开发区就筹集资金近4000万元,建成了园区路、排水干线、输变干线及供水干线,并兴建了通讯、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达到了 “七通一平”。

  2005年,市委、市政府瞄准了投资7亿元的黑龙江昊天科技工业园和投资2亿元畜牧业产业化加工2个大项目,强力推进。特别是昊天工业园项目,内含7个子项目,其中投资超亿元的3个,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4个。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期工程的玉米变性淀粉、高麦芽糖浆2个项目正在进行紧张施工,预计7月中旬投入试生产。
借助工业园区的地域、资源、政策等优势,我们不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活动,全力打造工业园区这一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力争用3-5年时间,把各类工业园区打造成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管理科学、运营规范的经济园区。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站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08年度绥化市社科重点科研课题申报
·树文明新风 建和谐家园
·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
·《感恩号》在行动
    图 片 新 闻
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
“春之声”民族音乐会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