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4月20日电记者在4月18日召开的全市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劳动力转移工作坚持组织化推动、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在外埠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培育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农村劳动力输出达到82.8万人,劳务经济收入实现28亿元,拉动农村人均增收700元。
去年,我市劳动力转移工作呈现良好态势,输出人数74.9万人,同比增长42.9%;劳务经济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44.7%,拉动农村人均增收580元。
今年,我市劳动力转移工作要努力做大做强输出基地,进一步扩大转移规模。加大对现有基地回访力度,与其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保持输出的连续扩张,增强就业的稳定性。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不断开辟出新的基地,尽快打开和占领长三角、珠三角劳务市场。要巩固扩大对俄、日、韩劳务派遣规模,依托地缘、人缘等优势占领俄远东劳务市场。向省外输出比例要达到30%,长期转移比例要达到32%,技能型和管理型输出比例达到26%,同比分别提高8个和6个百分点,向国外输出要增加1万人。
此外,今年我市将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大培训,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深入实施“百千万”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程,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引导性培训30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00%。以培训促转移,建设素质型劳务基地。同时,要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壮大劳动力市场,各级党政部门要全力搞好对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工作。
副市长刘德对全市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了部署。各县(市)区主管此项工作的领导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