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3月9日电不同的生态特征实施不同的生态模式,让望奎尝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甜头。水土流失面积由1995年的30%下降到10%,生态系统抗灾能力由1995年的6年——7年一次大灾,消减为现在的9年——10年。
望奎县地处小兴安岭边缘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向西北倾斜,并形成东部丘陵漫岗、中部漫川漫岗、西部低洼平原三种地貌。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后,这个县在专家的指导下实施三种不同的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加快了生态农业发展。
东部和东南部丘陵漫岗区以卫星镇惠头村为示范,大力发展栽树——种果——养殖复合生态经济模式,形成了水土治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至今累计削沟达5.6万方,控制水土流失面积0.5万亩,营造水保林800亩,种植经济林果300亩,林草覆被率达21%,比建设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生猪、黄牛饲养量分别达到1.2万头和990头,分别是建设前的4.7倍和5.1倍,土壤有机质含量达5%。
中部漫川漫岗区以东郊乡正白前二村为示范,大力发展粮——经——饲、种——养——加两个三元结构生态经济模式,通过扩大当地特产黄麻子土豆等特色经济作物和苜蓿草等饲料作物面积,大力发展以生猪、大鹅为重点的畜牧业,有效地提高了粮食和秸秆的转化。以东郊乡马铃薯经销公司和天然色素公司为龙头产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带动了全县马铃薯产业和万寿菊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分别达到8万亩和4.5万亩。马铃薯、万寿菊已成为这个县的主导产业。
西部低洼易涝区以先锋镇四段村为示范,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立体开发生态经济模式。他们改旱田为水田,利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实施稻田养鱼,水稻种植面积达6000亩以上,稻田养鱼、生态养鱼水面达400亩,把盐碱较重的地块恢复种草,发展养殖业,形成水——草——畜——肥的生物链循环延伸。
目前,全县参与生态农业试点户达30%,参与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农户达到60%以上,生态农业模式村典型已推广到全县109个村。三个模式示范村人均收入较全县人均高39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