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农业新闻 正文
兰发带乡邻走“绿色”致富路
http://suihua.dbw.cn   2005-02-16 11:31:36
 

    东北网绥化2月16日电北林区双河镇杨树村农民“小康建设中心户”兰发,十年间苦心经营,在一块废弃地上开发了稻田、鱼池,建起了酿酒厂、综合养殖厂,使这里成为环境优美,水源充足,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园区。他示范和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兰发承包的是砖厂的5万平方米废弃地,已经取尽黄土,风天黄沙四起,雨天人不敢涉足。兰发首先开始对这里进行改造,把一个深1.7米占地2万平方米的黄土坑填平,又拉了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320多车,垫了足有半米厚,开发出了30亩稻田,使用农家肥恢复土质。这一招还真灵,地力上来了,水稻产量也慢慢上来了,他生产的大米味香纯正,口感特别好,是纯绿色食品。

    大庆的一位客户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一次就购买了2000公斤大米,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人们意识到无公害大米的巨大经济价值。

    为了大面积开发绿色水稻,兰发从技术配套,综合开发,到环境改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整套绿色水稻栽植办法。就是用按配方发酵好的混合肥料作为绿色水稻生产的底肥;选择优质稻种系选1号,不施药用除草剂;用鱼池水灌溉稻田,提高水温,在稻田里养鱼,增加稻田养分,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提高有效积温,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为了解决肥料问题,他搞起了综合开发,推出了15亩鱼池,新建起了15间养殖厂房,现存栏猪500头、鸡800只。这样就形成了用糖化饲料养猪、养鸡,猪、鸡粪喂鱼,鱼粪养水,粪肥上地和鱼池水灌溉稻田的循环发展格局。并栽种了果树、杨树,修了砂石路。生态环境变了,兰发的日子也变了。种水稻这块一年纯收入达8万多元,养殖业这块也可收入1万多元。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富裕户。

    兰发探索出了致富的路子,积极地向周边乡亲推介,认真地向他们传授养殖知识和科学种田的方法。镇村多次组织干部和农户到他家参观学习。兰发还拿出1万多元钱,帮助贫困户徐景林购买了仔猪,盖起了猪舍。在他的帮助引带下,周边村屯种植绿色水稻的农户已达26户,兰发为农户供应大量的农家粪肥,低价提供种猪、鸡雏。被评定为“小康建设中心户”之后,兰发帮助和扶持困难户共同发展的劲头更足了,他还要扩大绿色水稻种植面积和牧草种植面积,发展畜牧养殖业,带领大伙发展绿色产业,奔“全面小康”。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举报电话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报道
·贯彻三次全委会议精神推动社会发展
·难忘2008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图 片 新 闻
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
“春之声”民族音乐会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