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月27日电海伦市在大力推进党员服务区转型升级过程中,不断加大构筑“基础服务型、产业联合型、合作经济型、现代企业型”党员服务区力度,通过构进以上“四型”党员服务区,带出了“五型”农民。
“两栖型”农民。这类农民大多居住在中心集镇附近,加入党员服务区后,一方面因为增收有了资金,另一方面,有服务区统一服务,在农业生产上不用操太大的心,所以开始在乡镇所在地从事零售、饮食、运输等第三产业,既当农民,又做商人。
“劳务型”农民。从2001年开始,海伦市共成立党员服务区劳务输出联合体48个,每个乡镇都有一到两个服务全乡的劳务输出联合体,这些联合体每年向市外输出劳务都在6万人以上。他们的田地大多由党员服务区统一雇人代耕,一年两份收入。
“技术型”农民。在农业经营上,资金筹措、项目选择、种子化肥、防害防病、田间管理、销售渠道等各个环节都由服务区统一管理,使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一大批青年农民开始投师学艺、靠技术挣钱。
“服务型”农民。党员服务区的统一经营使一些农户的牛、马和农具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这些生产工具在整个服务区的有偿利用,使一批农户在服务区里专门从事服务,得到了更大的实惠。
“大户型”农民。党员服务区在资金、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催生了一大批农业种植、养殖大户。目前,全市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农业大户已达1200多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