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吉兴村人均收入是这样翻番的
http://suihua.dbw.cn   2005-02-01 11:38:28
 

    2001年,兰西县平山镇吉兴村人均收入不足600元,2004年人均收入一跃达到1216元。人们知道,吉兴村人均收入的翻番,这里有市粮食局包扶的功劳。

    2002年初,吉兴村被列入兰西县扶贫开发重点村之一。市委确定市粮食局包扶吉兴村。为了改变这个村,市粮食局提出了“产精品粮、育优质草、扩牧业群、建文明村”的扶贫开发整体思路。

    思路出来了,怎么走?他们把脱贫解困的突破口锁定在解决增收难、基础设施落后和公益事业薄弱这三大焦点上,用念好农、牧、商、调“四字经”促进集体、农民双增收。

    吉兴村过去是大包米“一口咬”,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作业方式落后,经济效益低。为了让农民能从地里刨出“金”来,市粮食局采取干部领头、示范引路的办法带着群众脱贫解困。

    村党支部委员孙国范在推广优质青椒种植上勇当排头,2002年他种10亩大青椒,当年纯收入8000多元。村民看到种青椒真的有钱赚,第二年全村一下落实了1000亩。为了解除村民后顾之忧,市粮食局又搞起了“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同哈尔滨市青椒批发公司、大连蔬菜市场签订了大青椒销售合同。当年青椒销售到5省6市,并远销韩国,全村农民增收168万元。

    吉兴村有3500亩草原,为了使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和经济优势,市粮食局领导率领村干部赴吉林省考察肉牛养殖,兴建了吉兴村肉牛养殖产业服务基地,带动农户发展优质肉牛700头以上。同时,大力发展其他养殖业项目,大鹅年饲养量超万只,成为兰西县养鹅专业村。贫困户魏国中在粮食局领导的扶持下养鹅150只,收入4500元,他用这些钱又买回50只绵羊,实现了滚动式增收。去年,市粮食局重点扶持周家店屯养猪,使这个屯成为养猪专业屯,饲养量达到万头,生猪销往大庆、山东等地,仅养猪全村创收达540万元。

    吉兴村土地贫瘠,产业单一。市粮食局帮助他们把粮食生产向优质高效、特色、无公害上调。3年来,种植黏玉米户200多户,面积增加到2000多亩。贫困户许金、王边义在粮食局干部的扶持下,栽培早柿子、晚茄子,每平方米收入10多元,当年就脱了贫。他们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养殖,在全村组织兴建了千只本地鸡联合大户6个,七彩山鸡、北极寒鸭等特色禽类也都纷至沓来。粮食局还与农科院联系,在吉兴村兴建有机葵花园区1000多亩。

    伴随着吉兴村发展变化,农民不再局限于种地、养殖,开始跑生意、做买卖。吉兴村中心地段两侧,酒坊、米坊、油坊等应运而生。同时,村里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域外客商嫁接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办起日杂、农机修理、废品收购等经营店50余家。

    3年来,这个局共为这个村注入财政扶贫资金87万元,为贫困户买春耕物资、修筑砖路,为其组建农机股份合作社,引进大型农机具,并先后上马12个项目,都成为吉兴村脱贫解困的“催化剂”。一条多业并举、滚动发展的脱贫解困之路在吉兴村已铺开。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举报电话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报道
·贯彻三次全委会议精神推动社会发展
·难忘2008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图 片 新 闻
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
“春之声”民族音乐会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