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杜瑞刚的来信
http://suihua.dbw.cn   2005-02-01 11:38:28
 
  胡书记、于市长:
 
  你们好!
 
  自从上次市委、市政府的各位领导来大邱庄看望慰问外出务工人员,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感到非常的激动。虽然我们远离家乡故土外出务工,但是有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有家乡555万人民的支持,我们外出务工人员心里更踏实了。特别听了胡书记、于市长热情洋溢的讲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想为家乡干点儿实事,使家乡早日脱贫致富的决心更坚定了,我们的家乡青冈县迎春乡福农村经济基础比较差,再加上村里的外欠款高达100多万,这无疑使村民的生活又雪上加霜。换了一届又一届的村干部,村民的生活条件依然没有多大的起色,怎样才能改变家乡的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呢?
 
  家乡人贫困的生活时刻牵动着我的心,于是我想为福农村干点儿实事。用我这十几年来对国内市场的了解、透彻的分析和拼打出来的经验,再加上我与各省、市、自治区、厂、矿,客商之间的良好关系,发展我村的经济,带领村民因地制宜,抓住机遇,深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改革,使百姓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
 
  。我想当领头雁,决不是想谋取什么福利。我个人的生活早已超过小康水平,收入每年都在几十万元以上,只是方便带领村民统一思想,提高对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把我村的经济现状、每户的情况、村民的知识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我村的经济发展制定长远规划,要立竿见影把我村的特色经济搞上去。没有知识、没有智慧、没有胆量、没有意志、没有决心是什么都做不成功的。
 
  针对我村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几项脱贫致富计划:
 
  1、要把我村富余劳动力的外出务工问题安排好,对每户的经济情况进行调查,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做好计划,通过与各省、市、厂、矿、公司的朋友之间的关系安排好就业门路,给外出务工人员找到满意的工作,协助他们办好劳动合同。通过人际关系,为我村人员找到好的岗位,争取到高的工资和生活待遇。在他们工作稳定的同时指导他们往技术岗位上发展,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才。村委会要搞好与外界的联络,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切情况,经常走访看望务工人员,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2、通过与天津港周边几大车队的特殊关系,安排一批年轻有文化的村民到车队上班、前期跟车,后期培养学习驾驶,争取一年后能独立操作车辆。因为车队司机都是外聘的,月薪2000元左右,培养一个司机就等于为家乡增加了100亩土地收成,培养一批司机,就可以为家乡带来可观的财富。
 
  3、要做好冬季劳动力的输出工作,因为黑龙江季节原因,冬闲时间很长,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给群众做好思想工作,给他们找好临时就业渠道。冬闲不闲人,日日进现金。我们输出的是贫穷,带回来的是富裕。输出的是民工,带回来的却是技术人才,就像胡书记所说的那样“一家富了,带动四邻,四邻富了带动一村,一村富了带动四方”,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年脱贫、二年致富、三年奔小康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
 
  4、土地种植是农民根本所在,要想在土地上得到更多的财富,必须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要适合市场的需求,培育高产量、高产值、高利率的特色品种,要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结构体系,要外闯市场内挖潜力,培育几项适合市场的优良品种,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5、农业养家、务工兴家、工业富家。我们要依据绥化市的地理特点,经济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要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外引资金、技术、人才,开发新项目,要把各省市以前的客户、朋友列为重点,保持经常联络,互通信息,研究市场动态,靠我省我市的优惠政策,地方资源,低廉的劳动力和我与客商之间相互熟悉信任的关系,吸引他们来我村投资办厂,我们将南北联合,强强联手,打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市场和品牌,形成生产、经营、贸易一体化的新格局。
 
                               杜瑞刚
 
                            2005年1月11日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举报电话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报道
·贯彻三次全委会议精神推动社会发展
·难忘2008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图 片 新 闻
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
“春之声”民族音乐会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