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需要强有力的科教文卫支撑。“科教兴市”、弘扬寒地黑土特色文化、保障广大群众就医,成为2004年绥化市发展的浓彩重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004年,我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六个规模推进,加快项目开发建设的部署,突出技术创新主题,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为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在昊天工业园区,顺利启动应用膜分离技术生产玉米变性淀粉、应用高压液化多效浓缩法生产高麦芽糖浆、营养型色拉油、生物降解淀粉餐具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对市域经济拉动能力强的科教兴市标志性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9.7亿元,可上缴利税2.3亿元。去年,全市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有20项获奖,共增产粮食7.65亿公斤,增收9亿元,节支1.2亿元。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60户,全年实现产值6亿元,利税8000万元。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建设也粗具规模,目前已有10多户企业进入园区。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3户,全年实现产值9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在制药、化工、机械电子等3大行业25户企业中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目前已有哈高科绥棱二塑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被列为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同时,科技特派员分赴北林区东富、兴福、双河3个乡镇,实施“优质大豆生产”、“马铃薯基地建设”和“绿色水稻开发”3个专项行动,落实面积10.35万亩,引导农民科技致富。
2004年可称为我市教育事业的改革年。全市有8个县(市)农村教师工资实行县级统筹统发;青冈、望奎、兰西、明水等县农村教师工资上浮一级;有6个县(市)已完成撤销乡镇教委办、成立中心小学的工作,管理职能正在转变;全市有7个县(市)已将农村中小学校长的任免权、教师的调配权上收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青冈中小学成功进行中小学校长聘任试点后,绥棱、海伦等县(市)也先后完成了校长竞聘上岗工作。北林、肇东、安达、海伦、庆安、绥棱、兰西参加实验的学校、班级和学生已经达到了全市同年级学校、班级和学生总数的70%。全市高中阶段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初中生升学率由上年的45%提高到50%。绥化二中、肇东一中通过省级示范高中评估。全市高考录取率达到了83.4%。职业成人教育招生3000人,新改建农村中小学危房159所12.6万平方米,通过“一帮一”等渠道筹措助学资金1399万元,使19.5万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
文化显示着一个城市的底蕴,它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品牌。2004年,我市继续深入推进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组织特色文化精品到省内外展出。去年9月,我市在省城举办了“中国·绥化寒地黑土特色文化精品展”。此次文化展集纳了6大类207位作者的剪纸、国画、农民画等各类艺术精品1038件,吸引来自以色列、韩、日、俄等国及国内专业人士、爱好者4000多人次前来观赏我市乡土艺术家的优秀创作,好评如潮。文化展宣传了我市寒地黑土区位优势,展示了特色文化精品的实力,扩大了文化大市的影响,打造了寒地黑土优势品牌,树立了新绥化的良好形象。同市文联、省漫画会联合举办的徐宝铭个人漫画展,共展出漫画作品52件;市书画院举办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展览6次。我市的节日文化、广场文化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标志性品牌活动,是我市社会文化活动的一大特色,在“放歌新绥化”、第二届绥化之声音乐会期间大型演出达30余场,活动历时5个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北林区摄影群体、庆安版画群体、肇东银针漫画群体和明水篆刻群体形成了一定规模,达到了较高水平,有望进入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行列。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工作。去年全市共组织大型送文化下乡16次,演出1100场,建乡镇图书馆26个,村级书库159个。指导协调各地组建文化产品经销公司,今年新增文化经营业户224家。还组建了市级业余艺术团体———广播电视艺术剧团。由市广电局承办的市区城乡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项目,已对北林、肇东、绥棱、海伦、兰西进行了网络升级改造,其他县市正在全面推进。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以疾病控制中心和传染病房建设为标志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成,目前,全市10个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均已投入使用,11个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已有4个投入使用,有4个完成了主体工程,有3个已建完二层,顺利完成了省委考核的指标要求。“一年只缴10元钱,吃药看病管一年”、“大病享受大补助,防止返贫保致富”……这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是海伦市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切身体会。自2003年被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以来,该市已有39万农民自愿加入合作医疗,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甜头。目前,已有1500多大病人口领取了核销补助,其中一次性核销达1万元的就有5人。结合防保体制改革,将医疗市场、妇幼卫生和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执法监督职能并入了卫生监督所,由多头执法变为综合执法;结合农村乡镇卫生院三权上划,开展了公开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试点,变单一的委任制为委任、公选、聘任等多种形式,开辟了选用乡级卫生院经营管理人员的新路子。全市医疗机构业务收入达3.9亿元,同比增长4.9%,创历史最好水平。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市直卫生单位已全部实行了卫生技术人员聘用制和工勤人员合同制。完成了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可向群众让利700多万元。
科教文卫的发展,昭示着我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明天的绥化市,正以自己全面的发展向世人展示她的美好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