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31日电30日上午,市委书记胡世英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德新等陪同下,先后来到市广播电视局和绥化日报社印务中心进行走访慰问。胡世英要求,践行“三贴近”原则,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在市广电局,胡世英首先来到设在6楼的交通台直播站,向广电局的领导和编采播人员详细询问交通台的创办和运行情况。当广播电视局的负责同志介绍说,交通台总投资70万元,其中55万元属于社会融资,所办的节目由过去的30分钟延长到现在的十三个半小时,而且十一个半小时是直播性质,设备实现了数字化,达到了省级水平。开播3个月来为群众回答和解决了780多个问题。胡世英称赞交通台为市委、市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胡世英还来到新闻联播电视演播录制间和晚新闻演播录制间,了解节目录制过程和设备情况,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与市委宣传部、广电局的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胡世英说,绥化电视台开办的晚新闻节目报道的层面和视角对准的是社情民意,反映的是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是我们过去新闻报道的盲区,而且晚新闻包括交通台舆论监督作用得到了强化。现在我们要注重新闻舆论监督的反馈问题,要争取让监督的每一件事都要有回声,真正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胡世英对随行的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的负责同志说,今天把你们两位带来,也是想让你们与新闻媒体进行对接,通过对新闻舆论监督问题的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胡世英指出,我们社会运行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一些部门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职能,还有许多工作存在缺位、越位现象。对存在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积重难返,就无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新闻媒体反映出来的事关全局、问题比较集中的问题,我们将分层面进行研究解决。
胡世英还特意来到晚新闻记者工作间,看望新闻工作者。胡世英说,新闻记者工作辛苦,凡是新闻发生时都有新闻记者快捷地出现在现场,进行及时、客观、公正的报道。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多多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按照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的要求,提高素质,再创新业绩。
上午9时,胡世英来到绥化日报社印务中心,亲切看望辛勤工作在岗位上的员工。他还走到正在运转的彩色印刷机前,拿起刚刚走下流水线的12月30日这期《绥化晚报》,就如何提高版面的视觉冲击力、标题的吸引力、新闻的引导力等与报社负责同志进行深入探讨。当听说《绥化日报》等已经实现了双面彩色印刷,在全省13个地市中和绥化市印刷行业中技术和设备都处于领先水平,胡世英听后非常高兴。他说:“报纸是党委和政府须臾离不开的舆论喉舌,我非常关心和关注《绥化日报》的发展,看到今天在新闻宣传和印刷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非常欣慰。”他还就全面提升报纸的舆论引导水平和引导艺术、提高报纸的印刷质量提出希望和要求,希望多与市外媒体进行学习交流,做到兼收并蓄,敢于推陈出新,以博采百家自成一体,形成独具特色、具有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势媒体。
图为市委书记胡世英(左二)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德新(右二)在绥化日报社印务中心彩印机前观看正在彩印的报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