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31日电庆安县民政局调整思维,更新观念,走社会综合救助之路,创新民政事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县民政事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日前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
“一户一救”是一种临时性、被动性救助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研究制定社会救助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为此,庆安县民政局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建立了城乡社会救助综合体系。县里实行了“三包”责任制。每年都组织县直部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对农村受灾户、优抚户、贫困户、城镇低保户扶贫救济,做到包生活、包生产,一包到底,直至脱贫,这项政策已使4200户贫困户脱贫。几年来,采取县直部门包村解决一块、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包户帮助一块、社会各界捐助奉献一块的办法,全县共筹措救灾扶贫资金350万元,修建住房1862间,帮助32591户受灾户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
顺应市场化需求,创新民政事业发展模式。针对县福利助滤剂厂多年来一直处于设备陈旧、管理混乱、人心涣散,效益低下的局面,局长房杰一上任,立刻组织人员对助滤剂厂的现状进行认真调研,积极开拓市场化发展之路,创新开发新产品,通过筹资金、上项目,依托省农科院开发出有机复合肥五大类22种新产品,使福利助滤剂厂起死回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03年实现利税100万元,并安置残疾人就业80多人。县里还筹资460万元,建成了3000多平方米,可吸纳老人100多人,集娱乐、康复健身于一体的老年公寓,规范化服务跃居全市一流水平。这个局还加强了对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先后举办15期培训班,培训达1300多人次,提高了退役士兵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引导退役士兵择业观念,现共有36人到民营企业工作,为城镇退役士兵开辟了第二就业门路。
实施社会化手段,推进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庆安县民政局通过采取社会筹资、市场运作的方式使民政基础设施逐步壮大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这个县民政工作的新亮点。筹资100万元,建设成了1706平方米集告别、追悼、祭奠、整容、寄存骨灰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殡仪服务中心;通过社会筹措、向上争取资金60万元,建成了占地10000平方米的烈士陵园;通过置换、招商的方式,投资200万元兴建了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同时,为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采取集资、置换等方式新建了1600平方职工家属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