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望奎县农村出现了许多新鲜事儿。
手艺农民领“双薪”
先锋镇农民何长路喜滋滋地告诉笔者,今年他获得了双丰收。自家种的45亩水稻,去掉雇工费、农资费等费用,纯收入1.2万元。他还有一手出色的木工手艺,进入10月份以来,被县城的装修队聘去从事室内装潢,日工资80元,月收入2400元。随着县城十几座新办公住宅楼的相继竣工,今年春节前的活儿是接上溜儿了。
据劳动部门统计,凭着自己的木工、瓦工等手艺利用农闲时节赚外快的农民,全县已有8000多人。
时尚农民重保健
近日,笔者到望奎县医院看一位患病的朋友,发现门诊部的五官科、内科的几名医生正忙得不可开交。怎么回事,今天咋这么多病人?
笔者带着疑问与前来就诊的农民攀谈起来。原来,农民经济宽裕后,健康意识增强了,定期做身体检查。一位刚体检完的通江镇农民李世申说:“以前总认为自己能吃能喝,没啥毛病,今天一检查,才发现自己血脂有点儿稠,以后俺得改改饮食习惯。”据悉,像这种定期做检查的农民越来越多了。
知识农民争进“学堂”
近年来,望奎县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注重培养和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本领,由县农委、科技局、畜牧局牵头,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乡村举办科普知识培训班,为农民送去权威、及时的技术信息。入冬以来,已举办科普知识讲座15场,科普大集6场,印发科普资料8万多份。
火箭乡农民王亚忠去年参加本村举办的科普知识培训班了解到,根据本乡的积温、土壤特点,在种植玉米上要改种龙丹26品种。今年开春,把自家45亩多地全种上了龙丹26,秋后一算账,比邻居家种的传统玉米增收3000多元。尝到了甜头,今年入冬以来,他到乡政府和村委会跑三四趟了,询问今年的“科普之冬”啥时候到他们村。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于贵荣介绍,过去下乡讲课只占用学校的一个班级,有时还空一半的座位,今年却占用了三四个教室,只能用学校的广播为农民讲课。每节课的听众都达2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