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深化“五性”认识 加大“五个”力度 全面推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
http://suihua.dbw.cn   2004-12-17 09:28:54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特别是中央在我省率先实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之后,又适时提出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战略决策,无疑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绥化作为农业大市、国家重点的粮食主产区,如何抓住机遇,把这项与各方面利益息息相关的改革抓好,关键要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突出深化“五性”认识,自觉加大“五个”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大组织领导的力度。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从国家到省里都作了充分阐述,但对我们农业大市来说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不仅可以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农村各项配套改革,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且可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城乡统筹,促进产业化经营;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资金供求矛盾,而且可以卸掉农村信用社长期形成的沉重包袱,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实力更强、机制更新、形象更优;不仅可以赢得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扶持,而且可以通过增资扩股给广大农民带来更直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无论从现实看,还是从长远着想,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必须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面抓好。一是在位置上要提升。不要把它看作是部门行为、单项工作,而应把它当成全党、全社会行为;不要把它看作是单纯的金融体制改革,而应把它当作一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不要把它看作是一项临时的阶段性工作,而应把它当作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完成。无论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无论是各有关部门还是各级农村信用社,都要自觉升温加压,真正把它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中心任务,举全市之力,全面抓好。二是在领导上要强化。为加强全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里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各县(市)区也要尽快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部署工作任务,分解各项目标,落实相关责任,抓好推进落实。特别是各县(市)区政府要担负起这项重任,政府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靠前指挥,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实际解决问题。三是在配合上要协调。农村信用社作为改革的主体,要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领导好基层社的改革工作;人民银行要帮助农村信用社用足用活政策,全力支持改革;银监局要落实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理措施,做好支付风险资金的救助工作;财政部门要在落实好相关政策的同时,牵头搞好清产核资工作;税务部门要做好减免税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新闻宣传部门要利用多种新闻媒体,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大力宣传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及入股的条件、风险和好处,使改革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监察、公安、司法、工商、农委等部门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二、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大快速推进的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完成时限从国家到省里都进行了具体量化,容不得等待观望、工作拖沓。所以,必须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抓推进、抓落实,争取时间往前抢,质量和速度同步提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达到三个明确:一是原则目标必须明确。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这次全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总的原则就是:明晰产权关系,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合作制,逐步推广股份合作制,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产权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具体目标有五项:第一项,分期分批组建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社。2005年组建1家,2006年组建4家,2007年组建5家;第二项,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2005年到2007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分别达到50亿元、56亿元、61亿元,2005年到2007年,全市各项贷款投放分别达到22亿元、25亿元、30亿元;2005年盈余4000万元,2006年盈余5000万元,2007年盈余达到6000万元;第三项,资产质量得到提高,经营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到2007年,全市股本金分别达到11亿元、11.3亿元和11.4亿元,2005年到2007年不良贷款比例分别控制在30%、25%和20%以内,资本充足率低于4%;第四项,强化经营管理,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机制;第五项,加强人才培训,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二是方法步骤必须明确。推进方法就是“遵循政策、因地制宜、稳步实施、逐步到位”。具体分三步推进:第一步,从现在开始到11月上旬,为组织准备阶段。重点研究改革思路,确定实施方案,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研究部署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第二步,从2004年11月上旬至2005年6月,为组织实施阶段。重点完成专项票据申请认购,组建第一批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社工作。第三步,从2005年7月至2007年底,为完善提高阶段。主要是对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巩固和提高,特别要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上有新突破。各县(市)区要按照市里确定的时间,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但每个阶段的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拖后,工作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三是质量标准必须明确。对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好坏的评定标准,除了要完成好上述五项目标之外,还要做到四看。一看改革是否与当前旺季工作结合起来,达到了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二看是否妥善地处理好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三看农村信用社是否通过改革真正同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经营领域是否得到拓宽,服务功能是否得到强化;四看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是否建立健全了,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是否全面提高。只有按照这些标准来抓好改革,才能保证改革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才能使改革达到促发展的目的。
 
  三、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艰巨性的认识,切实加大政策落实的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政策性强,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必须抓住根本,把握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一是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上实现突破。国务院和省里的方案都充分考虑了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经营环境的差异性,提出要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可以进行不同产权形式的试点。所以,我们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好自己的产权改革模式。但无论争取哪种模式,都要充分尊重农村信用社及其社员的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要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做到合法合规;要把产权明晰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落实内部管理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在加大防范经营和管理风险上实现突破。要真正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全市农村信用社,都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有效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机构,搞好岗位设置,实行竞争上岗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要降低经营成本,防范经营风险。要借助这次改革的有利契机,建立健全激励有效、约束严格、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形成优胜劣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工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三是在加大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上实现突破。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对“三农”服务的水平,增强支农效果。所以,在这次改革中,一定要以强化对“三农”的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投资重点、贷款规模,刺激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四是在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实现突破。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对农村信用社“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全力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在改革期间,要按国家和省里要求,不得插手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不能抽调、占用农村信用社的资产和财产,要尊重信用社的独立经营权和用人权,不搞行政干预。凡因行政干预造成损失的,要承担相应责任。要认真配合银监局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维护好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四、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繁杂性的认识,切实加大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力度一是用足用好国家政策。要落实好国家保值贴息政策,保证全都获得国家财政保值贴息补助5006万元;要落实好国家减免税政策,切实把农村信用社营业税率由5%降到3%;要落实国家资金扶持政策,全市10家县级联社要全部选择使用专项票据,获得国家的8.2亿元资金支持;要落实好省里的资金扶持等相关政策,争取创造性地得到省里的资金支持。二是打好增资扩股的攻坚战。各级政府和农村信用社要把增资扩股工作当作改革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确保股金按时、足额到位。各县(市)区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层层落实责任,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企业法人、自然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入股。中省市直部门和单位也要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主动参股,主动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三是下大力气清收不良贷款。清收不良贷款与增资扩股一样,是关系到扶持政策能否到位的两个同等重要的环节,最大限度地清收不良贷款,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增资扩股的压力,而且可以减少资产损失。各地要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依法有效地运用行政、司法等手段,千方百计组织清收。各有关部门要在打击逃废债务、维护农村信用社债权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对因行政干预和当地企业逃废债形成的不良贷款,要落实清偿责任,限期归还。四是认真搞好清产核资。各级财政部门要负起牵头责任,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重点搞好信贷资产风险性评估、固定资产评估、已经提足的应付未付利息评估,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全面、准确、翔实的数据资料。五是切实保护好股民利益。要保证股民的分红。根据省里的精神,我市这次吸收股金的分红比例原则按4.5%掌握,最高不能超过4.5%。对盈利社要用盈余资金保证股民的分红,对亏损社各县(市)区政府要协助信用社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分红。要保证对入股农民、企事业单位等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享有优先服务权和优惠权。
 
  五、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时效性的认识,切实加大跟踪问效的力度一是严明纪律,规范运作。在改革期间,要尊重和维护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自主权,严禁干预信用社具体业务和经营活动;严禁干预信用社的人员调配、人事安排。任何部门都不能违反规定插手信用社的人员调动、劳动分配,不得插手人事安排、高级管理人员任用;规范监督检查行为。国税、地税、财政、审计、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减少对农村信用社不必要的检查活动,凡检查项目相同或相似的,要合并检查,不搞重复性检查或多头检查;严禁乱摊派和乱收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信用社搞摊派。对农村信用社收费要严格按国务院和省政府规定的项目及标准收取,设立收费负担卡,严格监控。凡发现有乱摊派和乱收费行为的,由监察部门严肃查处;禁止借改革之机突击进人、突击提干、突击放款、突击花钱。二是列入督办项目,跟踪检查。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要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大事大项,作为重点工作进行督办落实。特别是市政府督查室和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或不定期的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搞好上下沟通,建立请示汇报制度。对改革中拿不准的问题,要及时请示汇报,不能因为政策把握不准,或人为因素而引发不安定因素。总之,要千方百计把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抓好,为加快市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绥化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举报电话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报道
·贯彻三次全委会议精神推动社会发展
·难忘2008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图 片 新 闻
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
“春之声”民族音乐会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