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18日电海伦市东风镇通过“六个一点”,多方筹措匹配资金,确保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如期完工。
今年,该镇要完成18公里的海风通乡公路和10.2公里的文化、兴安通村公路建设。匹配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关系到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的整体进程。面临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及通乡通村公路工程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全镇采取广泛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使用好“两工”;同时,动员农民出工、出劳,投入一点;开展自愿捐款活动,补充一点;发包机动地,解决一点;有效利用资源,添补一点;农民自愿以资代劳,筹集一点;强化管理,节约一点。具体做到“六”点集中,统一使用。他们号召村民在“两工”最高限额内自愿出车、出人投入到施工中。海风路建设全镇投入人工2万个,拉土方7万个,文化、兴安通村公路建设的人工都是本村村民自愿出工解决的。全镇捐的10万多元款,全部进入筑路专户,用于通乡公路建设。各村将剩余机动地合理发包,所得款项大部分通过“一事一议”程序,投入到群众受益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与此同时,该镇将一部分到采伐期的树木合理拍卖,将80万元拍卖款用于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同时,他们对兴安、自卫、文化、东山砂场进行合理、有效开采,共开采砂石6万立方米,解决工程用土砂问题。文化、兴安两个村在通村公路建设时“勤俭办大事”。文化村通村公路在稳定砂粒养生期间,组织农户上交塑料袋,缝织成彩色布用于养生;在混凝土面层养生期间,村干部带领100多人、40多辆车到山上打草用于养生。仅此两项节约开支近2万元。
通过“六个一点”,该镇匹配资金200万元,使通乡通村公路在预定时间得以全部完成。海风公路及两条通村公路的修建对这个镇招商引资、生态小城镇开发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东源制油厂得知修建海风公路的信息,年初对企业进行了扩建,新上一条色拉油生产线,年可加工大豆5.4万吨,为地方财政创税1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