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农业新闻 正文
肇东农民:金秋心里比蜜甜
http://suihua.dbw.cn   2005-02-01 11:38:28
 

    今年是实施“一免两补”政策的第一年,肇东农民带着丰收后的喜悦心情,畅想明年的打算。

    高树文,五里明镇榛柴区农民,今年承包耕地180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高树文家有大小农机具4台(套),他说,今年之所以获得丰收,靠的不是运气,不是老天爷,是国家的政策才获得的大丰收,“两补”款一发到手,他就拿着这笔钱购置了优质的种子、化肥,他算了一笔账,从肇源引进的种子每公斤10元,化肥是每吨2340元,每亩地施肥达到70多公斤,这在全镇投入是比较高的,由于前几年投入不足,他种的70多亩地玉米,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就是一大关了,再加上今年大旱,玉米平均亩产超过650公斤,的确不容易。高投入带来高效益,今年,高树文预计纯收入能达到4万元左右,看着黄灿灿的玉米堆,他表示,明年还要投入更大一些,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让自己也当上粮食高产大王。

    在肇东镇建华村李贵军家大院里,四大垛玉米棒一字排开,由于没有到脱粒的季节,他正在雇人把从地里收回来的玉米棒整理成方垛,以利于晾晒。李贵军今年种了60亩玉米,总产量2.5万多公斤,他种的是“四密-21”,看着一垛垛玉米棒他显得有些兴奋,打开了话匣子:“我这点玉米品种不错,别看产量低些,但实成,也能卖上好价钱,现在就有一家养猪场预定了,人家说比市场价高出两分钱收,我就等着在家数钱哩!”

    老农民宋吉福今年70岁,家里养了10头奶牛,种了一辈子地的宋吉福老人谈起近几年的变化感慨万千:“我14岁从山东逃荒到宋站镇,什么罪都遭过,现在的生活和以前那是不能比,我家现在住的是砖房,有冰箱、彩电。今年的70多亩地,有50多亩种了青贮玉米,基本是够我的奶牛吃上一冬,除了国家‘两补’款,现在市里还对青贮玉米也给补贴,要是以前想都不敢想。我和孩子们说,现在你们要知足,要感谢共产党。”

    今年,肇东市粮食喜获丰收,一方面靠政策拉动,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肇东市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再加上肇东市实施了标准化生产,把科技植入庄稼,使得粮食总产量突破15亿公斤大关,达到了16.05亿公斤,比上年增加6.05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举报电话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报道
·贯彻三次全委会议精神推动社会发展
·难忘2008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图 片 新 闻
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
“春之声”民族音乐会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